德國空軍攔截波羅的海上空俄羅斯偵察機,緊張局勢升級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德國空軍於9月21日(週日)派遣兩架歐洲戰鬥機緊急升空,攔截了一架在波羅的海中立空域飛行的俄羅斯IL-20M偵察機。該俄羅斯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未按規定提交飛行計畫,也未與空中交通管制建立無線電聯繫,此舉被視為對北約邊境的挑釁行為。德國空軍在目視識別該俄羅斯飛機後,將其監管任務移交給了瑞典的北約盟友,隨後德國戰鬥機返回了羅斯托克-拉格空軍基地。

此次事件發生之際,波羅的海地區的緊張局勢因俄羅斯近期多次侵犯鄰國領空而顯著加劇。僅在9月19日,就有三架俄羅斯米格-31戰鬥機侵入了愛沙尼亞領空,停留了約12分鐘後離開。愛沙尼亞對此表示強烈譴責,稱其為「前所未有的厚顏無恥」的行為,並已請求召開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同一天,波蘭也報告稱,有兩架俄羅斯軍機低空飛越了波羅的海上的一處石油鑽井平台,侵犯了該設施的安全區域。這些事件與此前俄羅斯無人機侵犯波蘭和羅馬尼亞領空的情況相呼應,顯示出俄羅斯在該區域的軍事活動日益頻繁且具挑釁性。

俄羅斯的IL-20M偵察機是一種電子情報收集和偵察平台,配備有雷達、信號情報和電子戰系統,旨在監控通信和防空系統,為俄羅斯軍事行動提供情報支援。其在國際空域的飛行模式,特別是關閉應答器和不建立無線電聯繫,增加了識別和應對的複雜性,也凸顯了俄羅斯試探北約反應能力的意圖。北約秘書長表示,聯盟正密切關注局勢,並強調維持區域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性。為應對日益增長的威脅,北約已啟動「東方哨兵」任務,以加強其東翼的防禦能力。捷克總統彼得·帕維爾亦呼籲北約成員國團結一致,堅決應對俄羅斯的挑釁行為,甚至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愛沙尼亞國防部長強調,北約對俄羅斯挑釁的回應表明了聯盟在必要時使用武力的決心。

這些接連發生的侵犯領空事件,不僅加劇了歐洲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也引發了國際社會對區域穩定和集體安全的擔憂。愛沙尼亞尋求在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此類侵犯行為,反映了其對俄羅斯行動模式升級的嚴肅關切,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此類挑戰。此類事件的頻繁發生,無疑是對現有國際安全準則的嚴峻考驗,也促使北約及其成員國持續加強戒備與協調,以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來源

  • Al Jazeera Online

  • Al Jazeera

  • India Today

  • Ukrainska Pravda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