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標記晶片:外星生命探索的微型突破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尋找外星生命的歷程,隨著生命標記晶片(Life Marker Chip, LMC)的問世,迎來了關鍵性的進展。這款精巧的裝置旨在偵測遙遠行星上的生命跡象,其概念源於二十多年前歐洲太空總署(ESA)的ExoMars任務,如今已演化成一套先進的儀器,準備部署於未來的太空探測任務中。

LMC 內建一個微型實驗室,能夠偵測可能指示生物活動的特定分子,例如胺基酸。其核心技術在於能夠區分分子的生物與非生物來源,方法是識別分子的鏡像異構體。根據荷蘭德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的研究員 Jurriaan Huskens 的說法,辨識出胺基酸的單一鏡像異構體是判斷其是否源自生命過程的關鍵。這項技術的突破,使得我們能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探測潛在的生命訊號。

LMC 的重量僅有 700 克,相較於現今動輒數十公斤的生命探測儀器,其輕巧的體積是一大優勢,這對於發射質量極為寶貴的太空任務至關重要。該晶片採用光子學技術,利用光而非電子來操控訊號,大幅提升了其靈敏度和效率。這項技術的發展,也為未來太空探索儀器的微型化和高效化開闢了道路。

截至 2025 年 9 月,LMC 正在進行嚴格的測試,以確保其在極端的太空環境下仍能穩定運作。德爾夫特理工大學的團隊正致力於讓這款晶片能夠可靠地執行太陽系內的探測任務。儘管時間表緊迫,但科學家們對未來探索土星的計畫充滿熱情,預計在未來 25 年內將有進一步的行動。

土星的衛星恩賽拉都斯(Enceladus)被認為是 LMC 的理想部署地點。恩賽拉都斯冰封的地殼下蘊藏著廣闊的地下海洋,並透過其南極的噴泉將海洋樣本噴射到太空中。過去的任務已在此發現有機化合物、鹽類以及熱液活動的跡象,顯示該海洋具備生命所需的所有要素。LMC 的輕巧與高靈敏度,使其非常適合分析這些來自恩賽拉都斯的樣本,有望為地球以外的生命提供直接證據。這項技術的發展,不僅是太空探索的一大步,也可能改寫我們對宇宙生命的認知。此外,科學家們也在積極開發其他先進的生命探測儀器,例如 NASA 的 Ocean Worlds Life Surveyor (OWLS),旨在分析冰衛星的噴流,尋找潛在的微生物生命跡象。這些多樣化的儀器開發,共同推動著我們對宇宙生命探索的邊界。

來源

  • Universe Today

  • Universe Today

  • NASA Science

  • Montgomery County Police Reporter

  • WLT Report

  • TLMI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生命標記晶片:外星生命探索的微型突破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