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脂牛奶的爭議再探討:新研究挑戰傳統觀念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長期以來,主流飲食建議多傾向避免全脂牛奶,主要擔憂其飽和脂肪含量與心臟疾病的關聯。然而,近期研究正促使我們重新審視此觀念,並對全脂牛奶的攝取提出更細緻的看法。新興研究指出,來自乳製品(包括全脂牛奶)的飽和脂肪所帶來的直接健康風險,可能不如先前所認為的那樣簡單。部分研究顯示,即使是脂肪含量較高的乳製品,也未與心臟疾病風險增加有持續性的關聯。塔夫茨大學營養研究所所長達里烏什·莫扎法里安等專家指出,始於1980年代對乳脂的「錯誤譴責」可能需要重新評估。事實上,一項綜合已發表研究的回顧指出,大多數觀察性研究並未發現乳製品攝取量與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增加有關,無論牛奶的脂肪含量如何。

這種不斷演變的理解強調,整體飲食模式可能比單一食物的脂肪含量對心血管健康更為關鍵。專家建議,優先考慮富含水果、蔬菜、全穀物和瘦肉蛋白的整體飲食模式,對健康更有益。過去的討論集中在全脂與脫脂牛奶的簡單二分法,但現在的對話正在轉變。專家們現在強調考慮牛奶熱量的替代品的重要性,並建議發酵乳製品,如優格和克菲爾,能提供獨特的益處。這些發酵選項由於乳糖含量較低,通常更容易消化,並且富含益生菌,有助於腸道健康和增強免疫系統。

此外,一些研究指出,「全食物基質」(whole food matrix)的概念,即全食物中營養素的協同作用,表明全脂牛奶中均衡的營養素組成可能提供低脂版本無法完全複製的優勢。例如,2019年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適量攝入乳製品,包括牛奶、奶酪和優格,與較低的心臟病風險相關。

最終,許多健康專業人士普遍認為,適量飲用全脂牛奶確實可以在均衡飲食中佔有一席之地。關鍵似乎在於整體飲食的品質。當全脂牛奶作為富含保護性食物且宏量營養素均衡的飲食的一部分時,其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此外,2020年的一項薈萃分析表明,與飲用脫脂牛奶的兒童相比,飲用全脂牛奶的兒童超重風險較低。這對於低收入國家尤其重要,因為這些國家此類產品的消費量有限。這種觀點鼓勵我們從關注單一營養素轉向更全面的飲食選擇方法,認識到多樣化飲食模式中各種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才是真正支持長期健康和活力的關鍵。

來源

  • LA TERCERA

  • The Washington Post

  • The Washington Post

  • The Washington Post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