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性「心靈描繪」技術問世 腦波轉譯為細膩文字敘述

编辑者: Vera Mo

科學界正迎來一項劃時代的突破,一項被稱為「心靈描繪」(Mind Captioning)的革命性方法,已能將人類的腦部活動轉化為對其所見或所思之物的詳盡文字描述。這項尖端技術的問世,標誌著神經科技領域在解讀複雜心智表徵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為人類溝通的未來開啟了新的視野。

此項創新成果由日本NTT通訊科學研究所的堀川友明及其團隊所擘劃,其核心在於整合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技術與尖端人工智慧(AI)模型,以精確解碼大腦的運作訊號。研究的精妙之處在於其雙階段的訓練過程:首先,團隊利用超過兩千部影片的文本標題,訓練一個AI模型,將每段標題轉化為獨特的數位「意義特徵簽章」。接著,另一個AI工具被賦予任務,在參與者觀看這些影片時,識別與這些意義特徵簽章相應的大腦活動模式。

透過這種方式建立的「大腦解碼器」,現已具備分析新的腦部掃描並預測對應語義簽章的能力。最終,一個AI文本生成器會依據此簽章,建構出與解碼意義高度吻合的自然語言句子。這種非侵入性的路徑,提供了一種更為透徹的途徑,用以理解大腦如何建構其對世界的表徵,直接將腦部活動轉譯為流暢的語言。

這項技術的深遠意義,在於它為那些面臨溝通障礙的個體帶來了曙光,承諾能協助語言表達受限者更有效地傳達內心想法,例如中風或失語症患者。此研究成果已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發表,展現了將神經訊號轉譯為連貫文本的潛力,甚至在受試者僅是回憶或想像時也能達成。然而,任何觸及心靈深處的技術,都必然會引發對個人隱私邊界的嚴肅叩問,以及對知情同意原則的深刻反思,要求我們必須審慎思量其未來的應用方向。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這項技術的發展正不斷拓寬人類理解自身內在運作的邊界,揭示了心智的表徵並非全然不可觸及,而是蘊含著可被解讀的結構性資訊。這份對內在世界的精準描繪能力,實則是一種賦予,鼓勵我們以更負責的態度去審視和引導自身的思緒流動,從而讓外在的表達更趨和諧與精確。

來源

  • Business AM

  • Page de Tomoyasu Horikawa - NTT Communication Science Laboratories

  • La technique de "mind captioning" peut lire les pensées humaines à partir des scans cérébraux

  • Un décodeur cérébral traduit les pensées visuelles en text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