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8點和平草案引發爭議 烏克蘭面臨割地縮軍的艱難抉擇

编辑者: gaya ❤️ one

烏克蘭於2025年11月20日正式證實,已自美利堅合眾國方面接獲一份包含28個條款的和平協議草案,旨在終止與俄羅斯聯邦之間的軍事對抗。據歐洲方面的消息指出,這份文件包含了基輔方面做出的一些重大讓步,因此在歐洲大陸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根據多家媒體披露的資訊,該計畫的核心條款要求烏克蘭必須將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州(即頓巴斯地區)的實際控制權完全移交,儘管基輔仍保留其法律上的所有權。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稱,作為交換條件,俄羅斯可能會就對這些富含礦產資源的領土的實際控制權,支付一筆未公開的「租賃費用」,這種安排被視為類似於商業協議的模式。此外,該提案還設想將烏克蘭武裝部隊的總人數限制在40萬人,並要求放棄使用遠程打擊武器。

這項倡議的起源,據《Axios》披露,是源於2025年10月底在邁阿密舉行的一次幕後磋商。會談雙方分別是前總統川普的特別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經濟代表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據白宮官員透露,川普總統已認可此項計畫,並稱其包含「烏克蘭渴望並為實現持久和平所必需的要素」。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歐(Marco Rubio)也證實了正在擬定一份結束衝突的「想法清單」,他強調,要達成持久和平,雙方都必須接受艱難但必要的妥協。

歐洲各國對於這份潛在的協議條件反應冷淡,並表達了批評之聲。法國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Jean-Noël Barrot)堅決表示,「和平不能以投降為代價」,他特別指出,歐洲盟友並未被納入此項計畫的制定過程。德國外交部長約翰內斯·瓦德福爾(Johann Wadephul)也表示柏林並未被「告知」這份包含28個條款的計畫內容,一些歐洲政治家認為,這份計畫實質上等同於強加的投降。

在局勢持續發酵之際,2025年11月27日,一支美國軍事代表團抵達基輔。該代表團由美國陸軍部長丹·德里斯科爾(Dan Driscoll)和參謀長蘭迪·喬治(Randy George)率領,並有美國駐歐洲部隊司令克里斯·多納休(Chris Donahue)隨行。據報導,會談的重點是討論軍事戰略和技術轉讓,特別是無人機技術。據悉,白宮希望透過這次訪問,促使烏克蘭重返談判桌,此舉正值一場國內腐敗醜聞削弱了澤倫斯基總統的政治地位。儘管如此,媒體引述基輔方面的消息稱,澤倫斯基總統準備著手處理該計畫,但內部人士私下形容該草案「對普京極為有利」。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利維特(Karoline Leavitt)證實了川普政府參與了提案的形成過程,但否認該計畫完全由華盛頓和克里姆林宮單方面制定。然而,洩露的資訊顯示,該計畫可能還包括凍結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地區的前線狀態,以及要求承認俄語為官方語言,並給予俄羅斯東正教會在烏克蘭的特殊地位。

來源

  • Evenimentul Zilei

  • Reuters

  • Financial Times

  • The Washington Post

  • CBS News

  • Anadolu Ajansı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