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多國呼籲制裁以色列 法以關係因領事館事件趨緊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近期,歐洲國家在處理以巴衝突問題上展現出更為強硬的立場。英國北愛爾蘭、蘇格蘭及威爾士的政治領導人已正式呼籲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對以色列實施制裁,並立即停止對以軍售。他們強調,加薩地區持續的人道災難,包括大量平民傷亡和流離失所,是不可接受的,並要求對所謂的以色列戰爭罪行進行獨立調查。

與此同時,法國與以色列之間的外交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據報導,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恩·薩爾已下令關閉位於耶路撒冷的法國領事館,此舉被認為是以色列對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回應。法國外交部對此表示關切,認為此舉可能損害兩國關係,並預計將引發強烈反應。此事件凸顯了法國在國際事務中對巴勒斯坦事業的支持,以及以色列對此類行動的敏感反應。

在金融領域,挪威的主權財富基金宣布將從六家在被佔領土營運的以色列公司撤資。此舉是基於對國際法和人權的承諾,反映了歐洲國家在投資決策中日益重視道德和人權考量。挪威基金的這一行動,與歐洲其他國家對以色列在加薩衝突中的行為日益增長的審查趨勢一致。

加薩地區的人道狀況依然嚴峻。根據數據顯示,已有超過207,000名巴勒斯坦人傷亡,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此外,超過10,000人失蹤,數十萬人流離失所。這些數字突顯了衝突的嚴重人道後果,也為國際社會採取進一步行動提供了道德和政治上的緊迫性。這些發展表明,歐洲國家正採取更為積極的姿態來應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從呼籲制裁到撤資,再到外交上的較量,共同描繪了一幅歐洲國家在國際法和人權原則指導下,試圖影響中東局勢的複雜圖景。

來源

  • Aljazeera

  • 2025 in Palestin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