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持續否決烏克蘭加入歐盟的申請,促使歐盟在改革與規則變革中尋求出路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截至 2025 年 11 月 4 日,烏克蘭爭取成為歐洲聯盟正式成員的努力,持續受到匈牙利方面堅持的否決權所阻礙。儘管基輔當局在推動國內改革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這場僵局卻迫使歐洲機構尋求更具彈性的新機制來應對。此情勢突顯了在面對地緣政治挑戰時,歐盟內部「一致同意」原則與「迅速反應」需求之間存在的根本性張力。

根據歐洲聯盟委員會於 2025 年 11 月 3 日發布的報告,烏克蘭在多個領域展現出穩健的進展。報告中特別指出,即使在持續衝突的環境下,烏克蘭仍成功在八個章節中完成了六個章節的實質性成就,證明其具備快速實施歐洲法律的能力。然而,報告也強調,該國必須進一步強化司法系統的獨立性、加強打擊組織犯罪的力度,並鞏固反貪腐機構的結構。

歐盟執委會委員瑪爾塔·科斯(Marta Kos)表示,即使匈牙利的否決尚未完全解除,開啟談判集群的技術性工作仍可啟動。她建議,包括敏感的少數民族權利等議題,可以在第一個集群的框架內進行討論。科斯委員先前曾公開宣稱,歐盟的擴大是確保歐洲安全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布達佩斯當局的立場,由總理維克多·奧爾班(Viktor Orbán)所堅守,至今依然堅定不移。此立場得到了國內民意的支持:在 2025 年 6 月進行的全國民意調查中,有高達 95% 的公民表達了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意見。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則直言不諱地指出,這種阻撓行為正中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的下懷,延緩了烏克蘭融入歐洲體系的進程。值得一提的是,奧爾班早在 2025 年 10 月 6 日就曾表態,認為烏克蘭入盟並不適宜,建議基輔應轉向戰略夥伴關係而非成為正式成員。

為了應對「一致同意」原則所導致的癱瘓,歐洲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科斯塔(António Costa)提出了一項可能帶來結構性轉變的倡議:他建議修改擴大規則,讓談判集群的啟動可以透過「資格多數決」來決定,從而繞過全部 27 個成員國必須絕對同意的要求。這項正在外交層面討論的構想,設想未來的候選國,包括烏克蘭、摩爾多瓦和黑山,可以享有歐盟的諸多益處,但在歐盟內部關鍵制度改革完成之前,他們將放棄行使否決權的權利。

部分歐洲政治人物,例如德國聯邦議院歐洲事務委員會主席安東·霍夫賴特(Anton Hofreiter),認為這種方法能夠確保歐盟在擴大之後仍保有行動能力。然而,有消息人士警告,這種「試用期」或「觀察期」的安排,可能會讓候選國產生受到歧視的感受,進而影響其加入歐盟的熱情。

來源

  • Digital Journal

  • Reuters

  • Euronews

  • Euronew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