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 3I/ATLAS
星際彗星3I/ATLAS:太陽附近展現空前活躍性與顏色變換
编辑者: S Света
太陽系內正發生一場獨特的天文盛事,主角是第三個獲得證實的星際天體——彗星3I/ATLAS。這個從銀河系遙遠深處造訪的流浪者,其行為模式正促使科學家重新審視既有的彗星本質觀念。它於2025年7月1日由位於智利的ATLAS巡天系統所發現,並沿著雙曲線軌道運行,成為見證其他恆星世界演化過程的活教材。這顆彗星的年齡估計已超過70億年,使其成為一個極具價值的時間膠囊,保存著關於最古老行星形成盤的寶貴資訊。
在2025年10月29日經過近日點之後,3I/ATLAS彗星經歷了劇烈的轉變,當時它距離太陽約2.1億公里。透過STEREO、SOHO和GOES-19等衛星的觀測,記錄到其亮度出現了出乎意料且極為迅速的增長,其爆發速度超越了以往所有觀測到的彗星閃光事件。伴隨這次爆發,彗星的顏色也發生了變化:它呈現出奇特的藍色調,與一般塵埃彗星的典型紅光形成鮮明對比。天文學家推測,這種藍色光芒是因氣體(例如一氧化碳或氨)被加熱後在藍色光譜中發射活躍輻射所致,這掩蓋了塵埃反射的光線。
3I/ATLAS的化學組成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課題。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和Swift等強大儀器獲取的數據,揭示了在其彗尾中存在著異常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以及鎳和鐵等金屬。對於一個來自如此遙遠太陽系外部區域的天體來說,這顯得十分罕見。更進一步,JWST的分析指出,經過數十億年的星際漂泊,彗星表面已經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受輻射影響的硬殼,改變了其原始成分。這項發現挑戰了將星際天體視為「原始物質」的傳統觀點,反而將它們呈現為長期星際演化過程的產物。
國際科學界,包括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西班牙太空總署(AEE),在聯合國協調的IAWN(國際小行星預警網絡)框架下,共同努力對此現象進行詳細研究。預計在2025年11月25日至2026年1月27日期間,哈伯(Hubble)和韋伯(Webb)望遠鏡將進行關鍵性觀測,尤其是在2025年12月19日彗星最接近地球時(距離約2.7億公里)。儘管這顆彗星不會對我們的星球構成威脅,但其非典型的行為——從極端的軌道動力學到突發的氣體噴發——為我們理解銀河系中行星系統的多樣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寶貴機會。
來源
infobae
NASA Ciencia: Cometa 3I/ATLAS
Cometa 3I/ATLAS en Wikipedia
Cometa 3I/ATLAS: el objeto interestelar que visita nuestro sistema solar y revela secretos del cosmos
Nuevas imágenes revelan un cambio en el brillo y el color del cometa 3I/ATLAS en su paso por el Sol: "La razón aún no está clara"
Comet 3I/ATLAS has been transformed by billions of years of space radiation,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observations reveal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