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首屆AI短片大賽圓滿落幕:標誌著AI從工具轉向共同創作者
编辑者: S Света
作為中國娛樂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串流媒體平台愛奇藝(iQIYI)近日宣布,其首屆國際AI短片大賽已圓滿結束。本次大賽的主題為「超越工具,邁向隊友」。頒獎典禮於2025年11月10日隆重舉行,正式確立了人工智慧(AI)在創意過程中,從輔助工具轉變為正式共同創作者的地位。此一盛事不僅是電影邊界重新定義的重要里程碑,更為內容創作者開啟了實現構想的全新、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這場賽事自2025年7月10日啟動以來,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共有來自超過30個國家、逾2300位創作者參與。如此熱烈的國際響應,充分體現了全球對於藝術領域中人類與技術協同作用的高度興趣。主辦方要求參賽者必須確保其作品中至少有70%的內容是透過AI生成。為了完成他們的專案,創作者們運用了多種尖端模型,包括Google的Veo 3以及字節跳動(ByteDance)旗下火山引擎的Doubao Seedance 1.0 Pro。這項合作突顯了科技巨頭與媒體平台在推動創意產業發展方面的緊密整合。
大獎最終由陳雨雪憑藉作品《在煙火之下是我的家》奪得。評審團特別讚揚了該專案驚人的執行速度——僅耗時10天,這有力地證明了AI工具能夠大幅縮短內容的製作週期。陳雨雪本人強調,AI「讓過去無法拍攝的想法得以實現」。第二名則由溫野的《樹的幻想》與潘宇的《阿萊雅》共同獲得。潘宇表示,這類競賽將成為常態,因為AI能夠「幫助我們克服人類過度思考的限制,並將我們推向能力的極限之外」。
本次競賽是愛奇藝宏大戰略規劃中的關鍵一環。早在2025年9月,該平台便與奧斯卡獲獎攝影師彼得·鮑(Peter Pau)合作,共同創立了「AI劇場彼得·鮑敘事實驗室」,旨在培養下一代AI電影製作專業人才。預計該實驗室所產出的首批影片將於2026年初問世。在本次大賽中,愛奇藝共頒發了11個獎項,其中包括「最佳創意」和「最佳敘事」等特別獎。所有參賽作品的時長限制在1到5分鐘之間。愛奇藝藉由這些行動,明確表明其將AI視為內容生產領域的根本性轉變,而非曇花一現的趨勢,讓敘事者得以擺脫技術障礙,專注於構思的深度與純粹性。
來源
yicaiglobal.com
China.org.cn
PR Newswir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