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委員會一致通過決議 關注緬甸若開邦羅興亞族人權狀況
编辑者: Iryna Balihorodska blgka
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於2025年11月19日星期三,一致批准了一項年度決議,內容聚焦於緬甸境內羅興亞穆斯林及其他少數族群所面臨的嚴峻人權危機。這份文件由伊斯蘭合作組織(OIC)與歐盟(EU)共同提出,獲得了105個共同提案國的支持,充分彰顯了國際社會對於此一嚴重人道困境所持有的持續共識。
該決議重申了國際社會對若開邦持續發生的人權侵犯行為,以及羅興亞族群所遭受的系統性迫害,表達了深切的憂慮。決議文本同時點出了阻礙人道援助運送的諸多限制,並關注到族群持續向孟加拉國及鄰近國家流離失所的現況。自2017年衝突加劇引發大規模遷徙以來,孟加拉國已收容了超過130萬羅興亞難民,這對接收社區的社會經濟層面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在此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機構包括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總部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吉達的伊斯蘭合作組織,以及歐盟。孟加拉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積極參與了關於此決議的外交協商,並就該國的立場進行了充分的說明與溝通。
這項自2017年起每年都會通過的決議,再次指出在過去八年中,確保難民能夠安全、有尊嚴且可持續地返回家園的進展微乎其微。儘管各方積極進行外交斡旋,孟加拉國代表團仍對未能見到羅興亞族群實際返回緬甸的實質性轉變表示失望。
人道局勢因資金嚴重短缺而雪上加霜,影響了2025年聯合應對計畫的實施,導致難民營近來不得不實施糧食配給制度。從歷史角度來看,緬甸軍方與警方對羅興亞族群的迫害行動,在2016年和2017年爆發了更為激烈的衝突,當時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SA)發動攻擊,約有百萬人被迫逃離,其中絕大多數湧入位於孟加拉國的庫圖帕朗難民營。
決議內容呼籲國際社會保持持續的介入,以確保羅興亞族群的遣返過程能夠做到安全、有尊嚴且可持續。聯合國大會同時決定將於2025年舉辦一場高級別會議,專門審視這場危機並研擬長遠的解決方案。儘管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決議,象徵著國際團結的延續,但孟加拉國的聲明特別強調,當前亟需從外交層面轉向實際行動,以期徹底解決這個長期懸而未決的流離失所問題。
來源
The Daily Star
The Business Standard
BSS
Observer Online
COMPAS
Arab New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