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因應來自白俄羅斯的混合式氣球威脅 決定無限期關閉邊境
编辑者: Ирина iryna_blgka blgka
立陶宛政府已做出決定,將長期關閉與白俄羅斯接壤的邊境口岸。此舉是針對近期發生的一系列氣球事件,這些空中物體被懷疑用於非法走私香菸。這些侵犯立陶宛領空的行為,曾導致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和考納斯(Kaunas)的機場連續數日暫停運營,同時梅迪尼凱(Medininkai)和沙爾奇寧凱(Šalčininkai)的邊境檢查站也曾短暫關閉。這些突發狀況不僅造成民航航班取消、改道和延誤,更對民用飛行的安全性構成了嚴重的額外風險。
總理因加·魯吉寧涅(Inga Ruginienė)將這些事件定性為「混合式攻擊」。她強調,立陶宛政府已準備好採取最嚴厲的措施來捍衛國家安全,包括在必要時擊落任何可疑的空中目標。此外,立陶宛當局正考慮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尋求安全諮詢,以期加強與盟友之間的協調,確保國家領土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護。立陶宛認為這些侵犯行為是更廣泛區域局勢的一部分,因為類似的無人機和空中物體事件也發生在其他北約成員國,例如德國和丹麥。最初,邊境限制僅實施一天,但後續將根據事態發展進行延長。
儘管實施了嚴格的邊境關閉措施,但外交官及其外交郵件,以及立陶宛和歐盟公民仍被允許穿越邊界。立陶宛採取這些行動,旨在堅決捍衛其領空主權,並預防任何可能危及公民安全和民航運營的非法活動。這體現了該國保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堅定決心。
流亡立陶宛的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斯維特拉娜·季哈諾夫斯卡婭(Sviatlana Tsikhanouskaya)將這些透過香菸走私進行的事件,視為白俄羅斯政權對歐洲發動「混合式侵略」的又一例證。她對立陶宛政府的應對措施表示支持,並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對走私組織者和運輸者的制裁。立陶宛政府也直接指控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未能有效控制此類侵犯行為。
立陶宛的這項邊境決策,是其整體安全和邊境管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戰略結合了邊境服務部門的即時行動、立法改革以及技術手段的部署,以期在未來有效預防類似的違規行為。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北約和歐盟東翼的成員國,立陶宛面臨著額外的地緣政治壓力,因為它與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以及白俄羅斯接壤,其戰略地位極為敏感,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來源
The Moscow Times
Kyiv Independent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LRT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