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移民政策急轉彎:政權更迭後,計劃於2025年10月恢復遣返敘利亞人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正在啟動一項重大的移民戰略調整,這標誌著該國多年來暫停向敘利亞執行驅逐出境的做法即將結束。自2025年10月12日起,德國政府計劃恢復遣返年輕、體格健壯的敘利亞尋求庇護者,即便他們沒有任何刑事犯罪記錄。內政部長亞歷山大·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公開宣布了這項決定。由於敘利亞境內持續的武裝衝突,德國自2012年以來一直暫停直接遣返行動,這項政策的逆轉在歐洲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項政策轉變的基礎是重大的地緣政治變化——即巴沙爾·阿薩德總統(President Bashar al-Assad)政權於2024年12月垮台。由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德國內閣認為,環境的改變允許他們重新審視尋求保護者的身份狀態。官方對此舉的解釋,主要聚焦於有效管理移民流動以及加強國家安全的必要性。德國當局正積極與敘利亞新政權洽談相關協議,多布林特先前曾表示,目標是在2025年底前達成最終協議,為遣返行動奠定法律基礎。

聯邦移民與難民事務局(BAMF)已接到指示,要求恢復審理先前被暫停的敘利亞案件,其中「有工作能力的年輕男性」被列為優先處理對象。然而,這項決定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批評者指出,儘管敘利亞領導層發生了變化,但該國的內部不穩定性依然存在,人道危機並未完全解除。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事件的背景下,尋求歐盟庇護的敘利亞人數出現了戲劇性的下降:去年10月,歐盟收到了約16,000份敘利亞人的申請,但到今年5月,這一數字已銳減至3,100份。德國本身記錄的申請總數也較前一年減少了近一半。

政府的立場明確區分了兩類敘利亞難民:一類是成功融入社會、學習了德語並找到工作的人;另一類則是仍然依賴社會福利,且缺乏合法居留基礎的人。然而,自2015年以來居住在德國的敘利亞難民群體中,緊張情緒正在加劇。他們中的一些人公開表示不願返回敘利亞,因為在他們看來,那裡依然混亂不堪,缺乏基本基礎設施,且街道上仍有武裝團體巡邏,安全毫無保障。他們發出嚴厲警告,如果政府強制執行驅逐令,柏林可能會爆發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社會矛盾恐將進一步激化。

來源

  • clickittefaq

  • Germany to deport young Syrians even without criminal records

  • Germany to deport convicted Syrians

  • Germany's Syrians in limbo as elections fuel deportation driv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