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 產量目標達成率面臨挑戰,維也納會議聚焦產能評估

编辑者: gaya ❤️ one

截至 2025 年 9 月 26 日,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聯盟在逐步解除先前減產協議的過程中,僅達成預期石油產量增長目標的約 75%,每日產量較計畫目標短少近 50 萬桶。此情況主要歸因於俄羅斯、伊拉克和哈薩克等成員國面臨的產能限制,以及部分國家為彌補超額生產而實施的補償性減產措施。

為應對此局面,OPEC+ 代表於 2025 年 9 月 18 日至 19 日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旨在更新成員國的產能估計值,以期在 2027 年建立更為實際的生產基準線。聯盟的努力方向是逐步恢復自 2025 年 4 月起實施的增產計畫,目標是在 9 月底前完全取消 220 萬桶/日的減產額度,並自 10 月起進一步削減 165 萬桶/日的產量。

然而,實際產量增長不如預期,顯示出部分成員國已接近其最大可持續生產能力。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8 月,OPEC+ 的閒置產能估計為 410 萬桶/日,其中大部分由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掌握。俄羅斯作為主要產油國之一,其產量不僅受限於基礎設施問題,還面臨地緣政治挑戰,包括制裁和物流瓶頸。伊拉克和奈及利亞等國先前也曾對積極增產表達疑慮,伊拉克有時難以達成配額,並需補償超額生產。

此次維也納會議的關鍵在於討論更新產能評估機制,以制定更符合實際情況的 2027 年生產基準線。此前的基準線設定計畫曾因成員國間對評估過程的分歧而延遲。目前,OPEC+祕書處預計在年底前向部長級會議提交相關提案。然而,成員國之間在產能基準線上的分歧依然存在,例如伊拉克和奈及利亞要求提高其基準線,但其真實產能增長仍有待驗證。

OPEC+ 產能的限制及其對全球石油市場的影響備受關注。有限的閒置產能意味著聯盟在應對突發供應中斷時的應變能力可能減弱,這可能導致全球油價波動。儘管如此,OPEC+ 聯盟的產量調整策略仍是影響全球能源價格和市場穩定的重要因素。該聯盟的未來走向,特別是其能否有效協調成員國的生產能力並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將對全球能源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來源

  • Reuters

  • Argus Media

  • Argus Media

  • TAS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