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 2025年9月9日,在亞洲太平洋石油會議(APPEC)上,馬士基(Maersk)石油交易部門執行長Emma Mazhari發出嚴峻警告,指出全球石油市場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她表示,溫和的需求增長與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的增產決策,可能導致油價面臨顯著的下行壓力。
Mazhari女士在會議中指出,儘管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約68萬桶/日,但相較於供應端的增加,此增幅顯得相對溫和。她特別提到,OPEC+已決定自2025年10月起,將其產量提高13.7萬桶/日。這項增產計畫是該組織先前為穩定市場而實施的大規模減產措施(總計達165萬桶/日,甚至220萬桶/日)的一部分,旨在逐步恢復產量並重新爭取市場份額。然而,與先前幾個月(如9月和8月約55.5萬桶/日的增幅)相比,10月的增產幅度顯得較為謹慎,這可能反映出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及試圖在不引發市場劇烈波動的情況下增加供應的策略。有分析師認為,OPEC+此舉顯示其將市場份額置於短期價格之上,甚至可能容忍油價跌破每桶60美元的水平,以鞏固其在全球原油市場的影響力。
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也印證了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擔憂。IEA預計2025年下半年全球液體燃料產量將比上半年增加200萬桶/日,其中OPEC+將貢獻一半,這將導致庫存大幅增加,進而對油價構成壓力。儘管如此,部分市場觀察家指出,由於部分成員國已接近產能極限,實際的增產量可能不如預期,且先前產量超標的成員國需進行補償性減產,這可能使市場對實際新增供應量的預期有所調整。
除了供應端的壓力,Mazhari女士也強調了能源結構轉型的長期趨勢。她預計,在2030年之後,低碳船用燃料(bunker fuel)的供應將出現顯著增長。這與全球航運業為實現脫碳目標而積極尋求替代燃料的努力相符。液化天然氣(LNG)、生物燃料及其他零碳燃料正逐漸成為市場焦點,許多新造船隻已開始採用雙燃料設計,或對現有船隊進行改造以適應這些更環保的燃料。預計到2050年,低碳和零碳燃料將佔據海事燃料結構的絕大部分,這也意味著傳統燃油市場將面臨結構性的挑戰。
總體而言,馬士基高層的觀點描繪了一個複雜的市場前景。一方面,OPEC+的增產策略和全球需求增長的潛在放緩,為油價帶來了短期內的下行風險;另一方面,航運業向低碳燃料的長期轉變,也預示著未來能源格局的深刻變革。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參與者需要密切關注供需動態、地緣政治發展以及能源轉型的進程,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