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 11月起每日增產13.7萬桶,權衡市場份額與能源轉型

编辑者: gaya ❤️ one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已同意自2025年11月起,將石油產量每日增加13.7萬桶。這項決策旨在應對美國頁岩油產量上升及全球需求模式的演變,同時試圖在維持市場份額與推動能源轉型之間取得平衡。此舉標誌著OPEC+在2025年內一系列逐步調整產量的行動之一,此前該組織曾在5月增產41.1萬桶/日。

分析師預計,此次增產可能不會導致油價大幅下跌,預計2025年底前原油價格將維持在每桶75至85美元的區間內。然而,部分預測指出,若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過剩達50萬至60萬桶/日,油價可能在2025年底滑落至每桶59美元。國際能源署(IEA)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74萬桶/日,略高於上月預測。此外,預計從2024年到2030年,全球需求將增長250萬桶/日,但OPEC+的策略調整顯示出其對市場份額的重視日益增加,尤其是在面對美國、巴西等非OPEC+產油國的競爭時。IEA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將增長270萬桶/日,達到1.058億桶/日,其中非OPEC+產油國的供應將繼續增長,美國、巴西和加拿大的產量將達到創紀錄水平。有分析認為,OPEC+此舉是為了在日益複雜的全球能源格局中,重新確立其影響力,並向競爭對手發出信號。

此次產量調整也與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交織。2024年,能源轉型領域的投資已達2.1兆美元,年增長11%。IEA預計,2025年全球能源投資將達到創紀錄的3.3兆美元,其中約三分之二將用於可再生能源、核能、電網、儲能和低碳燃料。儘管如此,預計2025年上游投資將下降6%。特別是頁岩油投資可能減少近10%。OPEC+的增產策略,一方面可能為依賴石油收入的經濟體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能在短期內影響再生能源項目的競爭力,進而對氣候目標的實現構成挑戰。然而,長期來看,能源轉型投資的加速增長,預示著全球能源結構的根本性轉變。投資者正日益將資金轉向再生能源、天然氣及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以應對市場波動並抓住長期增長機遇。

儘管OPEC+試圖謹慎地平衡市場供需,但全球石油市場的未來仍充滿變數。地緣政治的發展、全球經濟的復甦步伐以及各國能源政策的演變,都將是影響油價和市場格局的重要因素。例如,俄羅斯的產量受到制裁和烏克蘭衝突的影響,其能否完全履行配額仍是未知數。此外,伊拉克庫德斯坦地區恢復原油出口,也可能增加市場供應。在這種背景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同時支持傳統石油項目和高增長的能源轉型資產,被認為是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明智策略。然而,IEA預計,到2030年底,石油需求將達到約1.055億桶/日的平台期,而全球生產能力預計將超過需求500多萬桶/日,這可能導致嚴重的供應過剩。美國石油基金(USO)在2025年10月5日的交易價格為每股71.71美元,顯示出市場對能源產品的持續關注。

來源

  • Bloomberg Business

  • Ainvest

  • OPEC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