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一個原本寧靜的週日早晨,卻因巴黎羅浮宮發生的一起大膽闖入事件而蒙上陰影。這起事件立即引發了全球頂級藝術殿堂之一的安全措施緊急審查。文化部長拉希達·達蒂(Rachida Dati)證實了這宗搶案,並強調幸運的是,館方人員或訪客均無人傷亡。這座擁有超過33,000件藏品的博物館,為了配合調查工作,當天被迫全日關閉。
根據執法部門的初步報告,這場行動的執行速度和專業程度令人震驚。內政部長洛朗·努涅斯(Laurent Nuñez)估計,整個竊盜過程僅耗時七分鐘。竊賊們顯然利用了羅浮宮面向塞納河一側正在進行的立面翻修工程所產生的安全漏洞。他們騎乘高性能的Tmax速克達抵達現場,並似乎利用了施工用的高空作業車或貨運升降梯,直接進入位於二樓的阿波羅畫廊。進入展區後,他們據稱使用了如「角磨機」或小型汽油鋸等切割工具,迅速擊破了展櫃。
竊賊的目標鎖定在拿破崙及其皇后的珠寶收藏系列。共有九件極具價值的物品被盜,其中包括一條項鍊、一枚胸針和一頂皇冠。值得注意的是,館內最重量級的展品——重逾140克拉的「攝政王鑽石」(Regent diamond)——卻完好無損地留在了原地。當局擔憂,這些被盜的珠寶可能會被熔化以獲取貴金屬。不過,其中一件失竊物品,即歐仁妮皇后的皇冠,後來被發現受損地遺棄在博物館附近。
巴黎檢察官辦公室已迅速將此案移交給打擊匪幫大隊(BRB),並由打擊文化財產非法販運中央辦公室(OCBC)協同辦理。這起事件的嚴重性,已經被拿來與1911年《蒙娜麗莎》失竊案相提並論。它無情地揭示了博物館內部安全系統的脆弱性,特別是在面臨外部環境因素(例如施工活動)時,這些漏洞極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因此,此案不僅要求警方盡快將罪犯繩之以法,更需要對現有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進行深刻的分析與改進,以建立更堅固、更完善的防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