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最高軍事指揮層正在進行一場深遠的國防戰略調整,其核心目標是將軍隊轉變為能夠應對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全面戰備狀態。陸軍參謀長皮埃爾·希爾將軍(General Pierre Schill)在公開場合確認了這一決心,並指出法國陸軍預計在2026年就能達到部署標準。這項部署準備旨在響應未來歐洲安全保障的需要,以便在情勢要求下,能夠即時向烏克蘭提供堅實的軍事支援。希爾將軍將2026年定義為至關重要的「聯盟之年」,藉此強調與國際夥伴之間建立緊密、協調一致的軍事行動聯盟,是應對未來挑戰的關鍵所在。
為了實現這一高標準的戰備目標,法國軍方計劃舉行代號為「獵戶座-26」(Orion-26)的大型多領域聯合演習。這項演習的設計目的,是全面測試和提升陸軍、空軍與海軍在複雜的聯盟架構下,進行聯合作戰的協同效率與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次「獵戶座」系列演習原定於2023年實施,其所有規劃細節均已充分納入從烏克蘭前線戰事中所汲取的實戰經驗與教訓。希爾將軍特別強調,面對當前變幻莫測的地緣政治環境,法國軍隊必須具備同時處理三種不同層級威脅的能力,這其中自然包括了在烏克蘭方向可能發生的軍事參與。
與法國軍隊的戰備提升行動相呼應,其他高階軍事將領也對當前的局勢升級表達了深切的憂慮。前武裝部隊參謀長蒂埃里·布爾卡爾將軍(General Thierry Burkhard)曾公開警告,克里姆林宮已將法國視為其眾多關鍵戰略目標之一,這使得法國面臨的風險顯著增加。接替布爾卡爾將軍職務的法比安·曼東將軍(General Fabien Mandon),於2025年7月23日正式上任,他對形勢的判斷更為緊迫。曼東將軍堅信,法國必須立即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因為他預測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可能就在未來三到四年內成為現實。
這些宏觀的戰略部署,正透過一系列具體且可量化的國家層面措施得到落實與強化。根據內部消息,法國全國境內的醫療機構已收到明確指示,要求他們從2026年3月開始,在隨後的10至180天期間內,做好接收大量戰傷人員的準備,預計傷員數量將介於10,000至50,000人之間。此外,法國也著重展現其卓越的快速反應能力:多達7,000名精銳士兵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即12小時至五天之內完成部署。這種高效率的快速應變機制,不僅適用於執行本土的國防任務,同時也確保法國能夠迅速履行其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框架下的所有盟約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