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夢境與慾望:FIT 博物館展覽探討外在穿著與個人特質的深層連結
编辑者: Екатерина С.
紐約時尚技術學院(FIT)博物館近期推出了一項引人深思的展覽,旨在探討服裝選擇與個人內在心理過程之間的緊密聯繫,並從多個精神分析學派的角度進行深入剖析。這場名為「服裝、夢境與慾望:時尚與精神分析」的展覽,試圖揭示我們的穿著如何成為內心世界和潛意識渴望的一面鏡子。它不僅僅是時尚作品的展示,更是一項研究,探究服飾如何從個人發展的早期階段就開始塑造並反映我們的自我認知。
此項目的策展人是 FIT 博物館館長瓦萊麗·斯蒂爾博士(Dr. Valerie Steele),她曾被評論家蘇西·曼克斯(Suzy Menkes)譽為「時尚界的佛洛伊德」。為了籌備這次展覽及相關書籍,斯蒂爾博士投入了超過五年的時間,期間她深入研究了精神分析學說中關於身體、性慾和潛意識概念的演變歷程。
展覽共展出約 100 件展品,涵蓋了從 1880 年代至今的時尚歷史。其中不乏眾多標誌性設計師的傑作,包括嘉柏麗·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阿澤丁·阿萊亞(Azzedine Alaïa)、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讓-保羅·高緹耶(Jean-Paul Gaultier)、瑞克·歐文斯(Rick Owens)、蒂埃里·穆勒(Thierry Mugler)、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以及詹尼和多娜泰拉·凡賽斯(Gianni and Donatella Versace)兄妹。
展覽的佈局採用了時間順序和主題並行的方式。它從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個人風格及其關於性慾的觀點開始追溯,並探討了如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的「鏡像階段」(mirror stage)和迪迪埃·安齊厄(Didier Anzieu)的「皮膚自我」(skin ego)等核心概念。透過這種結構,觀眾得以觀察精神分析學的日益普及如何滲透到人們對時尚的理解中,以及個體自由如何透過服裝得以表達。展覽特別關注當代時尚中非二元性別和性別流動的趨勢,這體現在那些模糊了「男性」與「女性」界限的設計模型中。
該展覽已於 2025 年 9 月 10 日隆重開幕,並將持續展出至 2026 年 1 月 4 日。此外,FIT 博物館計劃於 2025 年 11 月 14 日舉辦第 34 屆學術研討會,主題定為「時尚與精神分析」。預計參與研討會的嘉賓包括演員兼社會活動家拉維恩·考克斯(Laverne Cox),設計師貝拉·佛洛伊德(Bella Freud),以及精神分析學家帕特里夏·格羅維奇(Patricia Gherovici)和西蒙娜·塞格雷-雷納克(Simona Segre-Reinach)。
歷史學家彼得·蓋伊(Peter Gay)曾評論:「不論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都在使用佛洛伊德的語言。」本次展覽有力地證明了時尚界正是這一觀點的鮮明例證。這場由 FIT 博物館理事會和科比基金會(Kobi Foundation)共同支持的盛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將服裝視為自我探索和自我表達的重要工具。
來源
The Guardian
Dress, Dreams, and Desire: Fashion and Psychoanalysis
Exhibition: Dress, Dreams, and Desire: Fashion and Psychoanalysis — Opens
Fashion and Psychoanalysis Symposium
DRESS, DREAMS & DESIRE: FASHION & PSYCHOANALYSIS
Fashion meets Freud. A new exhibit explores clothes through a psychoanalytic lens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