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突破:從皮膚細胞培育功能性卵子,為不孕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编辑者: Maria Sagir

一項劃時代的科學成就,為面臨生育挑戰的女性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曙光。國際科學家團隊成功地從皮膚細胞中培育出功能性的卵子,這項突破為卵巢儲備受損的女性,特別是曾接受癌症治療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這項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成果,有望成為未來解決某些傳統輔助生殖技術難以克服的不孕症的關鍵工具。

這項革命性的程序由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OHSU)細胞與胚胎基因治療中心主任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的研究團隊所構思。其核心步驟是從患者身上提取皮膚細胞,並將其重新編程為功能性卵子。具體而言,研究人員會取出患者皮膚細胞的細胞核,其中包含個體的DNA,然後將其植入一個已移除原有細胞核的捐贈卵子中。為了確保新細胞不會擁有雙倍於正常數量的染色體,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名為「有絲分裂減數」(mitomeiosis)的實驗性程序。此過程模擬了自然的細胞分裂階段,能有效去除多餘的染色體,最終產生具有正確染色體數量的卵子。

在此實驗中,科學家們利用這項技術成功培育出多達82個功能性卵母細胞(oocytes)。這些卵子在實驗室條件下與精子進行了受精。約有9%的卵子發育至囊胚階段(blastocyst stage),這相當於受精後的第六天,也是傳統試管嬰兒(IVF)胚胎通常會被植入子宮的階段。研究人員解釋,根據現行法規,胚胎並未在此階段之後進行培養,但所有跡象表明,它們具備長期存活並可能導致懷孕的潛力,如同其他體外受精技術一樣。

儘管前景光明,這項實驗性技術的創始者們強調,在能被全球實驗室廣泛應用之前,仍有眾多挑戰需要克服。研究指出,大多數透過此協議獲得的胚胎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就停止發育。此外,即使形成了囊胚,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出現染色體異常。因此,科學家們澄清,該策略的未來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消除原始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並確保產生的胚胎能夠生成構成完整生物體所需的所有細胞類型。

這項研究的發表引發了學術界的廣泛討論。南安普敦大學的英·瓊(Ying Cheong)教授表示:「這是科學家首次證明,來自普通細胞的DNA可以被置入卵子,並被誘導進行配子(gamete)應有的染色體分裂。這項進展令人興奮。」愛丁堡大學的理查德·安德森(Richard Anderson)教授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強調了這項技術對因癌症治療等原因失去卵巢儲備的女性的潛在益處,並補充說:「能夠產生新的卵子將是一項巨大的進步。這項研究表明,創造出染色體數量正確的細胞是可能的。雖然仍有許多需要推進的地方,但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步驟,但他補充說,距離臨床應用仍相當遙遠。」

除了技術上的挑戰,該領域的專家們也指出,這類替代性生育工具的發展引發了「激烈的倫理辯論」。西班牙生育學會倫理小組協調員、Grupo UR Internacional 的科學總監羅西奧·努涅斯·卡隆赫(Rocío Núñez Calonge)博士回顧了美國生殖醫學會倫理小組(American Society of Reproduction)過去曾因安全性和社會影響的擔憂,反對將體細胞核轉移用於不孕症治療的立場。她解釋說,這個問題非常重大:從任何人類體細胞創造卵子或精子意味著什麼?其中涉及遺傳傳遞、染色體異常或對後代的長期影響的風險為何?而且,當存在其他更成熟且更安全的技術時,是否真的值得冒這些潛在的風險?

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的羅傑·斯圖梅(Roger Sturmey)教授認為,答案在於持續推動研究並與社會展開對話。他主張:「這項工作在科學上令人印象深刻,但我們距離臨床應用仍非常遙遠。這類進展加強了建立健全倫理和監管框架的必要性,以確保公眾對這些創新技術的信任。」這項研究不僅是生殖生物學領域的重大飛躍,也開啟了對生命起源和人類繁衍潛力的深刻反思,引導我們以更廣闊的視野看待生命的可能性與挑戰。

來源

  • La Opinion A Coruña - laopinioncoruna.e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