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推進腸道疾病診斷

编辑者: Katia Remezova Cath

對糞便樣本的基因分析改進了腸道疾病的診斷,從而能夠更好地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並了解感染情況。

利物浦大學的一項研究在理解和診斷感染性腸道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該研究使用宏基因組(基於DNA)和宏轉錄組(基於RNA)測序技術分析了1000多個糞便樣本。這些先進技術可以直接從患者樣本中識別遺傳物質,這與需要在實驗室中培養生物體的傳統方法不同。

該研究揭示了標準測試遺漏的感染,並提供了關於細菌在腸道中如何行為的見解。具體來說,該研究捕獲了人類糞便樣本中沙門氏菌基因表達的全面快照。這種轉錄組數據提供了對細菌離開人體腸道後如何存活的新理解,這對於靶向這種病原體非常有價值。

主要發現強調了RNA測試在檢測隱藏感染(包括寄生蟲和RNA病毒)方面的有效性。RNA在沒有防腐劑的糞便樣本中保持穩定,表明其穩健性。RNA與DNA的比率有助於區分真正的感染和無害的腸道微生物,從而更清楚地了解感染過程。

根據Alistair Darby教授的說法,這些基因工具可以徹底改變腸道感染的識別和理解。通過了解不僅存在什麼,而且它正在做什麼,可以改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這項研究展示了醫療保健領域創新的潛力,並提供開放獲取的數據來幫助其他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機構。

Edward Cunningham-Oakes博士補充說,結果表明RNA可以提供對感染如何運作的見解。這為更有效地診斷和治療這些疾病開闢了新的可能性。這些發現可能會顯著影響腹瀉疾病的診斷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在對快速、準確診斷的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

來源

  • Mirage New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