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個名為 RAD J131346.9+500320 的奇特無線電圓環(ORC),這是迄今為止觀測到最遙遠且最明亮的此類天體。奇特無線電圓環是環繞星系的巨大、微弱的無線電發射環狀結構,它們僅在六年前才首次被偵測到,並且僅在無線電波段可見。這些圓環由相對論性、磁化的電漿組成,
這個新發現的奇特無線電圓環具有約 0.94 的紅移值,這意味著我們觀測到的是它在大約 77 億年前(宇宙年齡的約 56%)的樣貌。 它的距離、尺度和亮度使其成為未來研究的重要目標。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這個奇特無線電圓環展現了罕見的雙環結構,這是迄今為止僅發現的第二個此類天體。 這些相互交叉的圓環可能為我們理解這類天體的形成機制提供關鍵線索,或許暗示著主星系內發生了多次劇烈的能量事件。
目前,科學家們提出了幾種關於奇特無線電圓環起源的理論。一種主流觀點認為,它們可能與星系噴流的活動有關,特別是活躍星系核(AGN)噴射出的高能電漿。 這些噴流與周圍的氣體相互作用,形成了巨大的氣泡結構,當從特定角度觀測時,便呈現出圓環狀。 另一種理論則將奇特無線電圓環與星系超風(galactic superwinds)聯繫起來,這些超風是由活躍的恆星形成或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活動所驅動的。 這些強大的噴流或超風將物質和磁場推入周圍的介質中,最終形成了這些巨大的圓形無線電暈。
此外,有研究表明,奇特無線電圓環的形成可能與星系團的環境有關。在密集的星系團中,星系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碰撞可能引發劇烈的事件,進而產生這些巨大的無線電結構。 這些發現不僅擴展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也突顯了專業天文學家與公民科學家合作在推動科學發現方面的重要性。 隨著新一代更強大的無線電望遠鏡(如 LOFAR 和未來的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投入使用,預計將發現更多這類奇特的宇宙結構,進一步揭示它們背後隱藏的強大宇宙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