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遙遠星系中的15個恆星形成團塊,顛覆早期宇宙演化認知

编辑者: Uliana S.

一項突破性的天文學發現揭示了一個位於約9.3億光年前的遙遠星系,其內部包含至少15個密集的恆星形成團塊。這些被暱稱為「宇宙葡萄」的結構,以其獨特的葡萄串狀排列,為科學家理解早期星系的成長與演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視角,並挑戰了現有的理論模型。

這項發表於《自然天文學》期刊的研究,結合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和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列(ALMA)的強大觀測能力。透過引力透鏡效應,科學家得以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觀察到這個早期宇宙中的星系。引力透鏡技術利用前景星系作為天然的放大鏡,使得遙遠的目標物體顯得更明亮、更大,從而能夠揭示其細節。研究團隊投入了超過100小時的觀測時間來深入研究這個星系,使其成為早期宇宙中最受詳盡研究的星系之一。

先前透過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這個星系呈現出一個平滑的旋轉盤面。然而,藉由JWST和ALMA的更高解析度,天文學家驚訝地發現,這個星系內部實際上充滿了至少15個巨大的、密集的恆星形成團塊。這些團塊的尺寸介於10到60秒差距之間,佔據了該星系紫外光輸出的70%,顯示出局部區域極為活躍的恆星形成活動。

此發現標誌著天文學家首次在早期宇宙的典型星系中,將小尺度的內部結構與大尺度的旋轉動力學聯繫起來。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早期星系可能比先前認為的更加結構化,還暗示著許多先前觀測到的、看似平滑的星系,實際上可能隱藏著類似的複雜結構。現有的模擬模型難以重現如此多數量的團塊在早期旋轉星系中的存在,這促使科學家重新思考早期星系的形成與演化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宇宙葡萄」星系並非一個極端特例。它在恆星形成率、質量、大小和化學組成等方面,都落在星系「主序列」的範圍內,這意味著它很可能代表了更廣泛的星系族群。這項研究的成果,為我們理解宇宙黎明時期星系的形成機制提供了關鍵線索,並開啟了對早期宇宙結構演化更深層次的探索。未來,進一步的觀測將有助於確定這種團塊結構在宇宙早期是否普遍存在。

來源

  • ФОКУС

  • Телескоп Джеймса Вебба зафіксував спалах зореутворення у галактиці

  • "Вебб" розгледів одразу 44 зорі у далекій галактиці завдяки гравітаційному лінзуванню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天文學家發現遙遠星系中的15個恆星形成團塊,顛覆早期宇宙演化認知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