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 3627星系中的宇宙「傷疤」:強大事件所造就的空洞

编辑者: Uliana S.

專業天文學界在螺旋星系NGC 3627中觀測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現象。這個星系又名M66,位於獅子座,距離地球約3100萬光年。透過「近鄰星系高角解析度物理學」(PHANGS)大型計畫的研究人員,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與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無線電望遠鏡所取得的數據,在該星系的氣體與塵埃介質中,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空洞。這項驚人的發現,為我們揭示了塑造星系結構的劇烈動態過程。

NGC 3627是著名的「獅子座三聯星」星系群成員之一,同群的還有M65和NGC 3628。科學家推測,NGC 3627呈現不對稱形態,可能是受到鄰近星系的重力相互作用所致。而新發現的這個宇宙空腔,形狀酷似一個巨大的氣泡,其尺寸令人震驚:估計長度達20,000光年,相當於銀河系直徑的五分之一;然而,它在星系盤面上的寬度卻僅有大約650光年。如此巨大的比例失衡,暗示了形成這個空洞的力量非同小可,必定源於一次極其強大的衝擊。

根據JWST的數據分析,儘管該區域極為稀疏,但仍能偵測到塵埃結構的存在;同時,ALMA的觀測則記錄到原子碳的缺乏,進一步證實了此區域的極度稀薄狀態。理論模型推測,這個空腔是在星系活躍演化期間,由一顆超大質量恆星爆炸所產生的結果。計算結果顯示,引發此事件的天體,其質量必須達到約1000萬太陽質量,並以每秒約300公里的速度移動。研究人員估計,此現象的年齡不超過2000萬年,這在浩瀚的宇宙時間尺度上,僅僅是極為短暫的一瞬。

科學家目前正在審視兩種主要的假設,以解釋這個異常結構的起源。第一種觀點認為它是一個真正的虛空區域;而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它是某個大質量緻密天體(例如黑洞)穿過星系盤面時留下的痕跡。南京大學的講師兼研究團隊成員孟克·趙強調,這個大規模的塌陷是一項意義重大的發現。透過研究這類結構的發生頻率,或許能為我們理解星系盤面中大質量暗天體的族群分布提供線索。PHANGS計畫的總體目標是探索恆星形成的所有階段,而這次的觀測結果,無疑是星系動力學整體圖景中的重要一環,它生動地展示了局部且強大的衝擊力如何決定整個星系的未來發展軌跡。

來源

  • Η Ναυτεμπορική

  • Ναυτεμπορική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NGC 3627星系中的宇宙「傷疤」:強大事件所造就的空洞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