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格陵蘭化」:冰架崩塌與加速融化敲響警鐘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一項由丹麥氣象研究所(DMI)與丹麥技術大學及里茲大學合作進行、並於2025年10月3日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發表的「南極洲的格陵蘭化」研究,揭示了這片大陸正經歷一場令人擔憂的轉變。研究指出,南極洲的變化模式與二十至三十年前的格陵蘭相似,包括冰架的崩塌和冰川融化的加速。

丹麥氣象研究所氣候研究中心氣候學家 Ruth Mottram 表示:「我們匯總了眾多研究發現和衛星觀測數據,顯示南極洲正逐漸轉變,變得像二十至三十年前的格陵蘭,出現令人憂慮的冰架崩塌以及日益加速的冰川融化。」長久以來,南極洲被認為比北極更為穩定,但如今科學家們正透過衛星觀測,目睹冰架萎縮、冰川流入海洋的速度加快,以及海冰的消失。這些現象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南極洲的冰層蘊藏著巨大的海平面上升潛力。自1990年代以來,南極洲已對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了約七毫米。

雖然格陵蘭冰蓋融化一直是氣候變遷的象徵,但其對海平面的影響,相較於南極洲,對低窪國家如丹麥而言,後果會較為緩和。南極洲的冰融對這些國家更為關鍵,因為南極一立方米的冰融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比格陵蘭一立方米冰融化所造成的上升幅度更大。這是因為冰蓋融化的水並非均勻分佈於全球;南極洲冰融的水會以一種對歐洲緯度地區影響更為嚴重的方式重新分配。

僅僅是西南極冰蓋的崩塌,就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超過16英尺(約4.8公尺),這對海岸線低窪、擁有沿海城市和脆弱基礎設施的丹麥來說,將是災難性的。此項令人警惕的綜合分析,與2025年9月29日至30日在倫敦皇家學會舉辦的「極地地區氣候極端事件的全球影響:南極洲是否正在達到臨界點?」會議結論一致。科學家們警告,自2016年以來,南極洲的變化速度遠超預期,其全球性後果不容小覷。

過去兩年,南極洲經歷了與氣候變遷相關的史無前例的極端現象,包括冬季海冰量異常偏低。例如,2025年南極洲的冬季海冰量達到了近半個世紀以來的第三低水平,這是一個地球暖化軌跡的明顯指標。和冰川融化加速。英國國家氣候科學夥伴關係的海洋學家 Michael Meredith 教授對此表示擔憂,他強調:「南極洲的變化速度超乎我們的想像。」他強調,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加強韌性,以避免跨越危險的門檻。皇家學會會議強調,過去的溫暖時期曾在數世紀甚至數十年內引發南極冰層的快速流失和數公尺的海平面上升,這對未來是一個嚴峻的警告。

這些在南極洲觀察到的劇烈變化,與先前在格陵蘭觀察到的模式如出一轍。因此,現在就必須減少排放和全球暖化,以防止未來更嚴峻的海平面上升。

來源

  • Le Point.fr

  • West Antarctic Ice Sheet retreat driven by Holocene warm water incursions

  • Climate change drives expansion of Antarctic ice-free habitat

  • A dynamic early East Antarctic Ice Sheet suggested by ice-covered fjord landscape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南極洲「格陵蘭化」:冰架崩塌與加速融化敲響警鐘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