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冰原崩解過程引起的陸地冰川後退紀錄
南極赫克托利亞冰川極速消融:科學家揭示冰層失穩新機制與海平面上升隱憂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權威期刊《自然-地球科學》上發表報告,詳細記錄了南極半島赫克托利亞冰川(Hektoria Glacier)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快速退縮現象。此發現被視為地球系統相互連結性的重要警示,凸顯了對當前環境變化的深刻關注。研究人員透過衛星影像、空中攝影及高度測量數據的交叉比對,精確捕捉了這場冰層的劇烈變化過程。
Hektoria Glacier
根據研究,在西元2022年11月至12月間,赫克托利亞冰川的冰體流失量超過八公里,其消融速率竟是先前固定於陸地的冰川上所觀測到的十倍之多。更令人關注的是,這次的冰量損失發生在仍有岩石支撐的冰體上,而非漂浮的冰層,這直接牽動著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潛在幅度。該冰川的退縮速度在現代歷史記錄中堪稱最快,其消融近半的規模,已可與上一個冰河時代末期的劇烈退縮情景相類比。
科學家分析指出,赫克托利亞冰川的極端退縮速率歸因於一種較少被研究的冰川失穩過程:冰川退縮至一塊平坦的冰原(ice plain)上。當冰川因變薄而失去對下方平坦基岩的支撐後,大片冰體開始漂浮,進而受到海洋浮力影響,引發大規模的冰塊崩解(calving)。此現象的發生條件,與2002年拉森B冰架(Larsen B ice shelf)的崩解事件有深層關聯,該冰架過去曾為上游冰川提供天然屏障,其瓦解後加速了上游冰川的流速,釋放出被束縛的巨大能量。
赫克托利亞冰川的案例為科學界提供了寶貴的參照點,有助於識別南極其他可能面臨類似快速崩解風險的冰川,從而更精準地評估未來的海平面變化趨勢。此事件的警示意義,也與全球水資源的未來息息相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聯合國水機制發布的《2025年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曾強調,山區冰川是地球的天然「水塔」,提供全球高達六成的淡水流量,其快速消融對飲水、農業灌溉乃至生態系統構成直接挑戰。若全球冰川持續以當前速率融化,許多地區的冰川恐難以度過21世紀,危及數億依賴其提供水源的生命。
這種全球性的水文失衡,要求國際社會以更宏觀的視野,理解局部現象背後的整體規律,並在行動上展現超越個體利益的協作意願,以維護共同的生命支持系統。
來源
Antena3
El País
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Geneva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