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證實發現蚊子物種,預示重大生態轉變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冰島長期以來享有的「無蚊淨土」美譽,如今正式劃下句點。近期一項昆蟲學的確認,證實了蚊子已在該國立足。事件起源於10月16日傍晚,赫維拉蓋爾濟(Hveragerði)地區的一位當地居民發現了一隻疑似蚊子的昆蟲,並將樣本送交專業機構進行鑑定。此一發現啟動了正式程序,標誌著一個新的昆蟲物種進入了冰島的自然生態系統。

冰島自然歷史研究所的昆蟲學家馬蒂亞斯·阿爾弗雷德森(Matthías Alfreðsson)在專門誘捕陷阱採集到樣本後,確認了該物種的身份。經證實,此物種為耐寒蚊種環足庫蚊(*Culiseta annulata*),共採集到兩隻雌性及一隻雄性標本。雖然多年前曾在凱夫拉維克國際機場(Keflavík International Airport)攔截過一隻蚊子,但這次的發現是首次記錄到蚊子在冰島的戶外自然生態系統中建立族群。阿爾弗雷德森指出,環足庫蚊具有韌性,可能能夠在地下或受保護的區域度過冬季,顯示其具備適應冰島氣候的能力。

接下來的春天將是關鍵時期,用以判斷該物種是否能成功熬過冬季,並成為冰島生態系統中的永久成員。這一生態發展發生在全球氣候劇烈變化的背景下。冰島國土面積約為103,000平方公里,人口接近389,000人,主要集中在雷克雅維克(Reykjavík)。該島正面臨著氣候變遷的衝擊,其變暖速度是北半球其他地區平均速度的四倍。儘管冰島擁有許多適合繁殖的湖泊和池塘,但其典型的氣候條件——一月平均溫度為1.4°C,七月最高溫度為11.7°C——在歷史上一直是阻止昆蟲大量繁殖的重要屏障。

氣候變暖的趨勢已經影響了冰島各地的其他自然指標。冰川正在加速融化,海洋生物的棲地也發生了轉移,例如原產於溫暖南部海域的藍鱈(blue ling)已出現在當地水域中。這些環境的重新調整正在創造新的生態位,使得先前無法進入的物種,如這次新來的蚊子,得以立足。這與全球趨勢相呼應,例如英國最近報告檢測到了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的卵,以及已知會傳播熱帶疾病的白紋伊蚊的蹤跡。

環足庫蚊抵達冰島,突顯了一個更廣泛的模式:氣候動態的加劇正在重塑即使是最孤立地區的生物邊界。專家強調,持續且嚴格地監測這些生態變化至關重要,以便在氣候變遷加劇之際,了解北極地區的脆弱性。這情況凸顯了我們需要將這些環境指標視為信號,促使我們更深入地思考人類活動如何重塑全球生物多樣性。冰島總理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爾(Katrín Jakobsdóttir)與中國領導人之間近期關於綠色轉型合作的討論,也反映了國際社會對此類挑戰的關注。

來源

  • guancha.cn

  • BBC News

  • CNN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冰島證實發現蚊子物種,預示重大生態轉變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