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州烏特恰維克結束日照 進入約六十五日極夜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週二的日落將標誌著太陽在 2025 年最後一次在 Utqiagvik, Alaska 上空露面,這座城鎮進入「極夜」,大約 65 天的黑暗期。

美國最北端的城市阿拉斯加州烏特恰維克(Utqiagvik)已於2025年11月18日星期二目睹了當年度的最後一次日出,此天文事件標誌著該地區正式邁入被稱為「極夜」(Polar Night)的連續黑暗時期,預計將持續約65天之久。根據現行預測,這片北極的土地要等到2026年1月22日才會迎來下一次的日出時刻。該市的最後一次日落發生在當地時間下午1點38分左右,在此之前僅有約45到52分鐘的短暫總日照時間。

這是2025年在 Utqiaġvik, Alaska 的最後日落。

烏特恰維克,舊稱巴羅(Barrow),其地理位置極為特殊,坐落於北緯66°34′的北極圈以北約300至330英里處,是北美洲最北端的有人定居點。這種極端的晝夜現象,包括極夜與極晝,是地球自轉軸傾斜約23.5度所導致的直接後果,在冬季期間,北半球會傾向遠離太陽,使得太陽光線無法直射該區域。與此同時,地球的另一端,例如南極地區,正經歷著連續的極晝,即太陽終日不落的現象。

再見太陽,迎接黑暗。今天(11/18/25)在 Utqiaġvik (Barrow),Alaska 日落後,直到 January 22, 2026 才會再升起。

儘管太陽光線完全缺席,烏特恰維克並不會陷入絕對的黑暗之中;該市每日仍能享受到數小時的「民用曙暮光」(civil twilight),這是一種出現在南地平線附近的微弱淡藍色光芒。此外,月光以及壯麗的「歐若拉」(Aurora Borealis),即俗稱的北極光,也將為這片極夜中的社區提供額外的自然照明。對於烏特恰維克近4,400名居民而言,極夜的到來伴隨著嚴峻的氣溫考驗,氣溫經常驟降至攝氏零下20度至零下30度之間。

缺乏太陽輻射的持續影響,會加劇「極地渦旋」(Polar Vortex)的強度,這是一個位於平流層的低壓冷空氣區域,它會將極度寒冷的北極空氣向南推動。氣象團隊指出,極夜期間北極上空冷空氣的積累,有時甚至會突破高緯度邊界,向南推進至美國本土,成為北美冬季強烈寒流的重要成因之一。在極夜期間,當地生活方式必須進行調整,所有設施如學校和商店都需全天候依賴人工照明運作。

北極圈內緯度越高,極晝和極夜的持續時間就越長,在南北兩極點處,更會出現長達半年的白晝和黑夜交替。烏特恰維克在經歷了這段漫長的黑暗期後,將在夏季迎來近三個月的「永晝」(Polar day),屆時太陽將連續數月不落,這也是北極獨有的季節性舞台。當地居民每年都會聚集在海岸邊,迎接重新升起的首道曙光,這被視為象徵重生的年度時刻。

來源

  • Tempo24

  • Fox Weather

  • Mashable India

  • Pinterest

  • Alton Telegraph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