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在犀牛保育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根據最新數據,黑犀牛數量已從2017年的745頭增長至2024年的1,059頭。同期,白犀牛的數量也呈現顯著增長,從2017年的513頭增加到2024年的1,041頭。這些積極的趨勢不僅彰顯了肯亞保育計畫的有效性,也為瀕危物種的未來注入了希望。統計顯示,從2020年至2024年的四年期間,肯亞的犀牛總數增加了31%,這顯示出保育工作的重大進展。
回顧歷史,肯亞的犀牛種群曾面臨嚴峻的挑戰。在1970年代,黑犀牛的數量曾高達約兩萬頭,但由於盜獵活動猖獗,到1980年代中期已銳減至不足400頭。為扭轉這一局面,肯亞政府與肯亞野生動物服務局(KWS)及眾多國際夥伴攜手,實施了多項關鍵的保育策略。這些策略包括加強執法力度、擴大犀牛棲息地、運用先進的監測技術,以及推動「黑犀牛復育與行動計畫」。肯亞的長遠目標是到2037年將黑犀牛的數量提升至2,000頭。
保育工作的成功得益於多方面的努力,其中犀牛的異地遷徙計畫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近期將東部黑犀牛遷徙至塞蓋拉保護區,以及將白犀牛轉移至洛伊斯巴保護區,這些行動旨在擴大犀牛的棲息範圍並促進基因多樣性。此外,社區參與和私人保護區(如Lewa、Borana和Loisaba保護區)的貢獻亦不可或缺,牠們為犀牛提供了安全的家園並積極參與保育行動。肯亞《野生動物保育與管理法案》(2013年)的實施,透過提高對野生動物犯罪的懲罰力度,有效遏制了盜獵行為。據報導,截至2025年9月,肯亞已連續五年實現犀牛零盜獵的紀錄,這是一項來之不易的成就。
儘管保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盜獵活動仍對犀牛種群構成持續威脅。2025年5月,肯亞警方逮捕了兩名涉嫌持有犀牛角的嫌疑人,這再次凸顯了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緊迫性。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首席科學家菲利普·穆魯西博士強調,儘管保育成果令人鼓舞,但持續的監管和國際合作對於應對盜獵和棲息地喪失等挑戰至關重要。肯亞野生動物服務局總幹事埃拉斯圖斯·坎加表示,肯亞對保護這些標誌性物種的承諾從未動搖,並對犀牛在肯亞的未來充滿信心。
肯亞的犀牛保育歷程,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動例證。透過堅定的決心、創新的策略以及各方的緊密合作,肯亞正逐步將其珍貴的野生動物遺產從滅絕的邊緣拉回,並為後代守護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