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薩姆邦的馬納斯國家公園近期因黑豹的蹤跡而成為焦點,為野生動物愛好者帶來了驚喜。在2025年3月,有遊客幸運地在班巴里(Banhbari)區域目擊到兩隻罕見的黑豹穿越道路,這一畫面也被鏡頭捕捉下來。此事件緊隨2024年7月在公園入口附近發現一具黑豹屍體並引發官方調查之後,這些經歷都突顯了馬納斯國家公園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黑豹並非獨立物種,而是豹(Panthera pardus)的黑色變異體,其深邃的毛色源於一種名為「黑變病」(melanism)的遺傳突變,導致體內黑色素過量生成。這種基因變異,通常與ASIP基因有關,使得豹的毛皮呈現黑色,但其標誌性的斑點(稱為玫瑰花紋)實際上依然存在,只是被深色的色素所掩蓋,在特定光線下仍可辨識。據估計,在豹的棲息地中,黑變病的發生率約為11%,但在光線較弱的熱帶和亞熱帶濕潤闊葉林中,這種變異似乎更為普遍,可能為其在濃密森林中的偽裝提供了優勢。
馬納斯國家公園作為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其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對這些珍稀動物的生存至關重要。公園位於喜馬拉雅山麓,不僅是孟加拉虎、侏儒豬和金葉猴等瀕危物種的家園,這次黑豹的出現更是為其生態價值增添了光彩。一位與公園合作的野生動物生物學家Dr. R. Baruah表示,這次目擊是一項「開創性的發現」,它強調了這個世界遺產地豐富且常被低估的生物多樣性。
這些目擊事件不僅是令人興奮的自然奇觀,更是對馬納斯國家公園長期保育工作的肯定。公園曾經歷過一段艱難時期,包括衝突和盜獵,導致許多物種數量銳減,甚至一度有犀牛局部滅絕。然而,透過有系統的保育措施,包括棲息地恢復、反盜獵行動以及社區參與,馬納斯已逐步恢復其生態平衡,並於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移除。黑豹的出現,作為一種極為隱蔽且難得一見的動物,其蹤跡的增加,不僅為公園的生態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也進一步證明了持續的保育努力對於保護這些壯麗生靈及其棲息地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