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冬季保持活力與喜悅:光線、溫暖與微小儀式的心靈療癒法
编辑者: Liliya Shabalina
每年當寒流來襲、白晝縮短之際,許多人會感覺到,彷彿隨著陽光的消逝,自身的能量也一同被抽走。情緒變得低落,身體的節奏隨之放緩,即使是日常事務也需要費力才能完成。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這是身體對日照時間減少所產生的自然反應。
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探究,冬季並非只有黑暗與蕭瑟。它其實是一個恢復、積蓄內在光芒與溫和重啟的季節。自然界中萬物雖然看似沉寂,但它們並非消亡,而是在為下一個春天積聚力量。人類亦是如此:冬季的召喚並非導向憂鬱,而是鼓勵我們放慢腳步,回歸自我,進行深層的沉澱。
微小儀式:穩固心靈的巨大支柱
心理學家指出,穩定的生活常規能夠有效降低焦慮感,並強化內在的掌控感。無論是每天早晨的一杯咖啡、一次散步、與朋友的會面,或是一盞點亮的晚間蠟燭,這些都是心靈的錨點,幫助我們保持平靜。儀式的大小並不重要,關鍵在於它的重複性。這是在向我們的身心靈傳達一個訊息:「我與你同在。一切安好。」
光線:大自然賦予的良藥
即使在陰沉得令人絕望的灰色天空下,每天花費**20分鐘**在戶外活動也是至關重要的。光線能夠調節我們的生理時鐘,改善睡眠品質,並提升血清素(Serotonin)的水平。雖然可以使用日光燈輔助,但最好的方式是透過窗戶、早晨的陽光,並結合身體的活動。光線不僅僅是透過眼睛進入,它也照亮了我們的心情。
個人時光:呵護自我的必要之舉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將他人的需求置於首位,卻忘記了若自身能量枯竭,便無法好好照顧他人。試著像安排會議一樣,將專屬的個人時間寫入行事曆中。這並非自私,而是維持心靈健康的必要衛生習慣。
結伴同行:相互支持,事半功倍
有時候,僅僅是與他人在同一個空間(無論是線上或實體)處理事務,就足以帶來幫助。這就是「身體加倍」(**body doubling**)的方法:他人的存在能提供一種內在的節奏感與專注力。如果能進一步加入共同的實踐活動——例如一起閱讀、創作,或是進行晚間冥想——群體的能量本身就會成為一種強大的療癒力量。
順流而行:放下掙扎,享受過程
當你全心投入於熱愛的事物中時,「心流」(Flow state)的狀態便會自然降臨。在冬季,這可以是編織、烹飪、閱讀、音樂或寫作——任何讓你忘卻時間流逝的活動。心流是一種寧靜的形式,在其中,喜悅得以重新萌芽。
冬季並非終點,而是更新的時機
當窗外一片漆黑時,我們必須銘記:光芒並未消失,它只是轉移到了我們的內心深處。每一天,當你選擇溫暖而非煩躁、選擇專注而非倉促時,你就在滋養你內在的太陽。如此一來,冬季就不再是單純的「熬過」的階段,而是一個真正的重生與更新的時節。
來源
HuffPost Greece
Psychology Today
StrIVeMD Wellness and Ketamine
The Recovery Village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