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近期在河內舉辦的研討會上,正式啟動了「東盟生態學校獎2025」,會議主題為「無塑學校:為綠色世代採取行動」,此舉標誌著越南在推廣環保教育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也呼應了全球對環境保護的關注。
正如鄧氏金枝教授所指出,越南的教育模式正從過去的「綠色、清潔、美麗學校」概念,轉向更全面的「生態學校」體系。此轉變的核心在於將永續消費與循環經濟原則融入日常教學,以應對氣候變遷和塑膠污染的挑戰,旨在培養學生對環境議題的深刻認知與積極參與。
薄遼省統一中學副校長阮氏玲芝分享了學校在實踐中的經驗,該校將減少塑膠廢棄物作為教育重點,透過課外活動和綠色社團,學生們不僅實踐環保,更將意識延伸至社區。越南作為塑膠垃圾的主要來源國之一,每年產生數百萬噸塑膠廢棄物,回收率仍待提升,因此「無塑學校」的倡議與政府減少塑膠污染的目標高度契合。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黎英蘭女士強調教育工作者率先垂範的重要性,並指出UNICEF正與越南教育部合作開發適應氣候變遷的學校模式,並建立支持學生主導環保行動的平台。建築師黃叔豪也建議學校建築設計應融入自然元素,以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
儘管在資源有限下管理塑膠廢棄物及改變學生塑膠使用習慣方面存在挑戰,與會專家們提供了多項可行方案。最終,與會者達成共識,生態學校應成為一種融入日常教學、學習及社區互動的實踐模式,這項倡議是對培養具環保責任感和永續發展觀念的未來世代的堅定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