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政府宣布啟動一項名為「藝術為和平」的重大文化與教育倡議,預計於2025年啟動,總撥款達1840億披索(約4000萬美元)。此計畫旨在為6至17歲的40萬名學生提供音樂、舞蹈、戲劇和視覺藝術的培訓,並將課程融入學校及社區空間,預計在四年內影響100萬受益者,遍及5000個機構。
文化部長Yannai Kadamani Fonrodona表示,「藝術為和平」計畫是為了回應社區對透過文化尋求療癒與為青年創造更光明未來的渴望。資金分配上,培訓流程將佔總預算的67%,人才培育20%,藝術設備5%,提案徵集5%,以及行政管理2%。自2023年起,該計畫已與多家基金會合作,發放音樂器材並將服務範圍擴展至矯正機構、原住民社群及鄉村青年,彰顯文化作為一項基本權利及社會轉型的催化劑。
預計在2025年,該計畫將聘用4000名藝術教育工作者,其中40%將是文化知識的傳承者,以保存傳統並促進跨文化交流。哥倫比亞政府對文化與藝術的重視,不僅體現在對青年教育的投資,也反映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上。透過「工作坊學校:和平工具計畫」,政府與在地藝術家合作,利用傳統工藝和技藝,為青年提供經濟機會和社會融入的途徑。
此計畫延續了哥倫比亞過往在文化教育領域的成功經驗,例如「學習圈」計畫透過以學生為中心的彈性方法,協助受內戰影響而中斷學業的兒童;以及「Muévete」計畫,將太平洋音樂傳統融入文化產業,提升青年技能並促進心理健康與社會連結。這些努力共同描繪出一幅透過藝術與文化教育,為哥倫比亞下一代創造更和平、更繁榮未來的藍圖。文化部長Kadamani Fonrodona本人亦是藝術背景出身,曾領導「和平建設之聲」計畫,致力於將藝術與文化教育融入國家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