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重塑大腦、增強韌性與情緒調節的關鍵

编辑者: Elena HealthEnergy

當我們經歷挫折或不如意時,身體的活動不僅能舒緩情緒,更能對大腦產生深遠的影響,如同為大腦進行一次「重啟」。心理學教授 Óscar Elía Zudaire 指出,運動是幫助大腦從逆境中恢復的有效方式。科學研究證實,規律的體能活動能促進神經新生,也就是新腦細胞的生成,進而增強認知功能。

神經科學家 Diego Emilia Redolar 博士進一步解釋,無論是肌力訓練、心肺運動,甚至是輕鬆的散步,都能刺激大腦海馬迴的基因表現,特別是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BDNF 被譽為神經元的「肥料」,對神經元的生長至關重要。研究顯示,運動能顯著提升 BDNF 的水平,有助於記憶力的鞏固與學習能力的增強。此外,運動還能增加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這些物質對於調節情緒、提升專注力及改善整體心理健康扮演著關鍵角色。

運動對大腦前額葉皮質的益處尤為顯著。前額葉皮質是大腦的「總指揮」,負責執行功能、決策、情緒調節和短期記憶。規律運動能增加前額葉皮質的灰質密度和白質結構,提升其功能性,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壓力、做出明智的決策,並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意味著,在面對重要會議或挑戰前,透過運動來提升認知表現是一種有效的策略。

除了對認知功能的直接影響,運動還能改善心血管健康,確保大腦獲得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進一步優化其整體運作。這種生理上的改善,加上神經化學物質的積極變化,共同作用,使我們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能更有效地管理情緒,展現出更強的心理韌性。研究指出,即使是短時間的運動,如 20 分鐘,也能對大腦認知功能產生正面影響。因此,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是培養大腦韌性、優化情緒調節和提升認知能力的明智之舉。

來源

  • LA VERDAD

  • Universidad Europea

  • UOC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