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的活動
國際研究揭示:發揮創造力有助延緩大腦生物學老化
编辑者: Elena HealthEnergy
持續投入各類創意活動,被證實是延緩大腦生物學衰老過程的有效途徑,為人們延長認知壽命提供了一種唾手可得的工具。一項跨國科學研究發現了確鑿的證據,表明從事舞蹈、音樂演奏或策略遊戲等休閒活動,與大腦在生物學上顯得比其實際年齡更年輕有關。對於資深參與者而言,這種年輕化程度平均可達五到七歲。
這個國際科學團隊已於2025年10月在權威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研究成果。他們分析了來自全球13個國家、超過1400名志願者的數據。科學家們運用了尖端的腦電圖(EEG)和腦磁圖(MEG)等技術,建立了一套「大腦時鐘」系統。該系統能夠根據大腦的電生理活動和功能連接性來評估其生物學年齡。研究人員將此計算出的生物年齡與參與者的實際年齡之差定義為「大腦年齡差距」(BAG)。結果顯示,那些積極參與創意活動的受試者展現出負向的BAG值,這明確指向其大腦老化速度有所趨緩。
此項效應背後的關鍵機制,被歸因於神經可塑性,即大腦透過建立新的神經連結來進行重組的能力,以及認知儲備,這代表大腦抵抗損傷的韌性。計算模型進一步揭示,長期的創意經驗能夠強化大腦不同區域間的耦合,從而提升神經網路的運作效率,並使溝通模式更為協調。這種積極影響具有規模效應:即便是短期的投入,例如在《星海爭霸II》(StarCraft II)這類策略遊戲中投入30小時的學習,也足以帶來可測量的大腦年齡差距縮小。
類似的研究,例如由「全球大腦健康研究所」(Global Brain Health Institute, GBHI)所推動的項目,旨在減輕失智症在全球範圍內的發生率及其影響。GBHI自2015年起,在「大西洋慈善基金會」(The Atlantic Philanthropies)的支持下成立,其主要據點設於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和都柏林聖三一學院。該機構致力於跨學科、多方位的合作,以期改善大腦健康成果。這些新發現將創造力提升至與飲食和體能鍛鍊等既有公認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其成為維護大腦健康的核心要素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將藝術活動納入促進健康老齡化和對抗社會孤立的「社會處方」清單中。從事創意愛好不僅能提供對抗慢性壓力的保護屏障,同時也是預防性健康策略中一種具備成本效益且文化多樣性的資源。因此,創造力不再僅僅是一種愉快的消遣,而是一種主動的神經生物學干預措施,它實質上強化了神經系統在結構和功能層面的儲備能力。
來源
Ad Hoc News
Trinity College Dublin
PsyPost
DEMENTIA RESEARCHER - NIHR
Global Brain Health Institute
WHO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