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2025年標誌著塔利班重新掌權阿富汗的第四個年頭。儘管最初預期這個激進伊斯蘭組織的統治是暫時的,但塔利班已鞏固了對該國的控制。包括德國在內的幾個歐洲國家已逐步與喀布爾的實際政府恢復關係,並將其視為對話夥伴。德國在2025年7月18日再次執行了遣返阿富汗公民的航班,載有81名有犯罪記錄的阿富汗國民,此舉引發了人權組織的批評。德國政府表示,這符合其收緊移民政策的承諾。然而,人權組織和難民權利倡導者呼籲暫停所有遣返阿富汗的行動,理由是該國嚴重的人權侵犯和不穩定局勢。與歐洲的驅逐行動同時進行的是,巴基斯坦和伊朗這兩個鄰國也在大規模驅逐阿富汗難民。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數據,截至2025年8月初,從伊朗和巴基斯坦返回阿富汗的總人數已超過210萬,其中一半是被迫遣返的。
如此龐大的遣返人數對塔利班政權構成了巨大挑戰,這些返回者缺乏住所、就業和收入。獨立活動團體報告稱,塔利班系統性地侵犯人權並壓制公民權利,其中婦女和女童受影響尤為嚴重,她們在公共生活的許多領域仍被排除在外。塔利班掌權四年後,阿富汗的人道主義狀況依然嚴峻。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數據,目前阿富汗有2290萬人依賴國際援助,相當於總人口的一半。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在8月初估計,每四個阿富汗人中就有一個面臨糧食不安全,三分之一的兒童營養不良。儘管局勢艱難,中國等一些國家已擴大了與塔利班政府的經濟和外交關係。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需要阿富汗,並從阿富汗的寶貴原材料出口中獲益。國際社會面臨著與塔利班政府互動的挑戰,以便在不損害人權的前提下提供人道援助並確保安全。局勢依然複雜,需要謹慎平衡利益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