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公民倡議「我的聲音,我的選擇:為了安全且可及的墮胎」的代表們,於2025年10月與歐洲委員會進行了會晤,旨在探討一項旨在支持歐盟各地安全合法墮胎服務的財政機制提案。這項於2024年4月啟動的倡議,已成功匯集了來自19個成員國超過112萬份簽名,展現了廣泛的民意支持。
該倡議的核心訴求是建立一個自願性的歐盟財政支持機制。透過此機制,成員國可選擇參與,為因應嚴苛的法律限制或基於良心拒絕而需要跨國尋求墮胎服務的個人提供費用補助。此舉旨在應對歐洲部分國家日益嚴峻的生殖權利倒退趨勢。例如,波蘭的墮胎法律極為嚴格,僅限於特定情況。2020年,波蘭成為歐盟唯一一個廢除其中一項合法墮胎理由的成員國,這是生殖權利領域的倒退。這發生在憲法法庭裁決之後,該裁決進一步限制了墮胎的機會。馬爾他則將墮胎視為非法行為,儘管2023年引入了修正案,允許在挽救孕婦生命和保護健康的情況下進行醫療干預,即使這可能導致妊娠終止。歐洲委員會目前正審慎評估此項提案,預計於2026年3月給予正式回應。此提案的最終走向,將對整個歐洲聯盟的生殖權利和墮胎服務的可及性產生深遠影響。同時,法國於2024年3月將墮胎權寫入憲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然而,即使在墮胎理論上合法的國家,例如義大利,由於超過60%的婦科醫生以良心理由拒絕執行手術,墮胎的機會也可能受到限制。
這項「我的聲音,我的選擇」倡議不僅是一份請願,旨在促使立法者正視墮胎權議題。倡議者強調,將生殖照護視為奢侈品並不能減少墮胎數量,反而會迫使女性尋求不安全的墮胎方式,對她們的健康和生命構成嚴重威脅。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亦指出,在法律限制嚴格或存在其他障礙的地區,安全墮胎往往成為富裕階層的特權,而貧困女性則被迫尋求非專業人士的不安全墮胎服務,導致嚴重的健康後果甚至死亡。因此,無法獲得安全合法墮胎服務的女性,實際上被剝奪了多項基本權利,淪為二等公民。
歐洲委員會預計在2026年3月2日前對此倡議提出官方答覆,並可能在歐洲議會召開公開聽證會。此倡議的成功,標誌著歐洲公民能夠直接影響歐盟政策制定過程。根據統計,截至2025年4月,該倡議已收集到約112萬份簽名,使其成為歐洲公民倡議史上第11個成功達到百萬簽名門檻的案例之一。這項運動不僅關乎健康權益,更是對婦女自主權和基本人權的捍衛。倡議的目標並非統一歐盟各成員國的法律,而是透過財政支持,確保所有女性都能獲得安全且合法的墮胎服務,體現了歐洲團結互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