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學院於10月13日宣布,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全稱:諾貝爾紀念獎)頒發給三位傑出經濟學家: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以及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他們獲獎的原因是共同闡明了透過創新實現永續經濟增長的核心機制。這項榮譽肯定了他們對於技術進步如何將社會從停滯不前中解救出來,並引領至長久繁榮時代的互補性見解。
獎項的一半頒給了喬爾·莫基爾,這位出生於荷蘭、擁有美國和以色列國籍的經濟史學家,目前任職於西北大學。莫基爾教授透過其精闢的歷史分析,確立了經濟增長得以轉變為自我生成過程所需的關鍵文化與知識前提。他明確指出,持續不斷的技術進步,需要社會框架積極地珍視好奇心、科學理解,並對新觀念保持開放態度。莫基爾將這種文化上的根本轉變,與自工業革命以來所見的經濟連續性緊密聯繫起來。
獎項的另一半則由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的菲利普·阿吉翁與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彼得·豪伊特共同分享。這兩位經濟學家在1992年一篇重要的文章基礎上,將「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的概念,嚴謹地轉化為數學經濟模型。他們的理論核心觀點是:經濟發展本質上具有週期性。當更優越的新技術和商業模式出現時,必然會取代舊有的模式,使其過時並被淘汰。
儘管這種「創造性破壞」的過程無可避免地涉及現有企業和工作崗位的解體與取代,但它被認定為推動整體社會進步的核心引擎,最終提升了全球的生活水準。評審委員會特別強調,這些獲獎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維持這種動態機制的主動性至關重要,否則經濟將可能退回到惰性狀態。這項研究照亮了過去兩個世紀從停滯走向繁榮的道路,深刻地指出進步的道路是由創造與必要的拆解共同鋪就的,為我們理解經濟演變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