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政府鼓勵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產量,但多家美國主要石油公司正實施大規模裁員。此趨勢發生在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顯著增長以及潛在的進一步擴張之後。後疫情時代,業界出現了一系列「超級合併」,大型美國石油公司收購小型企業以擴大其國內外業務。自2023年以來,雪佛龍(Chevron)、艾克森美孚(Exxon)、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和西方石油(Occidental)等公司都進行了這類收購,以增強其產能。
然而,近幾個月來,由於油價下跌,這些大型石油公司被迫裁員數千人以降低成本。例如,康菲石油在2025年9月宣布,繼以170億美元收購馬拉松石油(Marathon Oil)後,計劃裁減全球約25%的員工,約3,250人。美國政府推行旨在加速石油和天然氣租賃以及改善聯邦土地探勘的政策。雖然這些政策旨在刺激化石燃料生產,但其全面影響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顯現。在此期間,大力投資於收購的化石燃料公司正因低利潤面臨挑戰。
儘管近期油價有所上漲,但仍遠低於疫情後的高點。今年美國原油平均價格約為每桶64美元,這使得公司能夠繼續鑽探,但利潤率較往年有所下降。這導致康菲石油第二季度的利潤同比下降15%,達到20億美元。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龍今年稍早也宣布計劃到2026年將其員工數量最多削減20%,可能影響多達9,000名員工。今年5月,雪佛龍作為節約成本措施的一部分,在二疊紀盆地裁員800人,此前已在加州裁員600人。雪佛龍在委內瑞拉的石油生產許可證被吊銷影響了其營運,但該公司最近贏得了與艾克森美孚關於蓋亞那海上石油資產的法律訴訟,為其以530億美元收購赫斯公司(Hess Corp.)並擴張該地區鋪平了道路。
其他公司如哈里伯頓(Halliburton)和油田服務公司SLB今年也宣布了裁員計劃。根據路透社對第二季度財務業績的分析,除艾克森美孚和雪佛龍外,22家上市美國生產商因油價下跌而將資本支出削減了20億美元。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近年來一直努力奪回被美國和其他生產商奪走的市場份額。在嚴格的生產配額時期後,OPEC+宣布從10月起將產量增加137,000桶/日,這可能會進一步壓低全球油價。
這一增長已導致今年國際油價下跌約12%,使許多美國公司接近損益平衡點。美國能源情報署(EIA)預測,由於OPEC+成員國增加產量,布蘭特原油價格將在未來幾個月顯著下跌,從8月的每桶68美元跌至2025年第四季度的平均每桶59美元,並在2026年初跌至約每桶50美元。根據貝克休斯(Baker Hughes)的數據,今年美國活躍鑽井平台數量已減少約69個,降至414個。德州拉提戈石油公司(Latigo Petroleum)總裁柯克·愛德華茲(Kirk Edwards)指出,二疊紀盆地的做法已從「鑽,寶貝,鑽」轉變為「等等,寶貝,等等」。許多美國生產商正在等待油價回升至每桶70至75美元之間,以恢復鑽探作業。
大型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削減支出、經歷了超級合併和高支出的後疫情時代,已導致廣泛的裁員。隨著OPEC+計劃增加產量,預計低油價趨勢將持續,導致許多美國公司利潤持續低迷,並採取謹慎的支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