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於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全新的「K簽證」政策,旨在吸引全球年輕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專業人才。此舉被視為中國在吸引國際人才方面的重要一步,同時也反映了全球人才競爭格局的變化,尤其是在美國H-1B簽證政策調整的背景下。
K簽證的推出是中國「人才強國戰略」的一部分,旨在提升國家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與傳統工作簽證不同,K簽證無需雇主擔保或邀請函,申請流程更為簡便,並提供1至5年不等的多次入境停留期限。該政策的目標群體為年齡在35歲以下、擁有國內外知名大學或研究機構頒發的STEM領域學士或以上學位,或從事相關領域教育與研究的年輕專業人士。申請人可透過中國大使館、領事館或簽證中心申請,簽證持有人可在中國從事教育、研究、文化交流、創業及商業活動等多元化事務。
此政策的實施時機尤為關鍵。近期,美國對H-1B簽證實施了包括高額費用在內的一系列更嚴格的措施,這使得許多依賴該簽證的科技公司面臨挑戰,並可能促使全球頂尖人才尋求其他發展機會。中國K簽證的推出,被視為一個積極的應對策略,旨在抓住這一機遇,吸引那些可能因美國政策變化而轉向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有分析指出,中國此舉與美國及英國等國家收緊移民政策形成鮮明對比,顯示出中國在吸引人才方面的開放態度和擴大機會的決心。
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持續增長,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創新力量之一。根據數據,中國在2020年的研發支出達到了創紀錄的2.44兆人民幣(約3780億美元)。截至2024年,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已躍升至第11位,顯示其在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方面的顯著進展。在人工智能、電動汽車和電池等領域,中國已處於全球領先或並駕齊驅的地位。K簽證的推出,預計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在AI、生物技術、太空和綠色科技等新興領域的技能儲備,並吸引年輕研究人員和企業家為國家的長期發展做出貢獻。
K簽證的靈活性和便利性,使其成為中國吸引國際人才的有力工具。與傳統的Z簽證(工作簽證)相比,K簽證無需雇主擔保,為專業人士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性,使其能夠更自由地探索在中國的研究、學術、科技和創業機會。這一策略預計將促進國際學術交流、科研合作,並鞏固中國作為全球創新和技術發展中心的地位。隨著全球人才競爭日益激烈,中國通過K簽證向世界發出了積極的信號,表明其對開放合作和人才引進的承諾,這將有助於其在全球科技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