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馬來西亞居中協調 泰國與柬埔寨於吉隆坡簽署停火協議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2025年10月26日,泰國與柬埔寨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正式簽署停火協議,為這場自2025年7月下旬爆發的激烈邊境衝突劃下了句點。這項簽署儀式是在第47屆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期間舉行,由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親自監督。這次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是透過果斷的外部干預達成的,成功地將區域緊張局勢轉化為重建平衡的契機。

根據達成的協議,雙方同意立即且無條件地終止沿著爭議邊界的所有軍事行動。協議的核心內容包括承諾從邊境地區撤除重型武器和地雷。

作為確保和平機制運作的關鍵要素,東協將成立一個監督小組。該小組將由馬來西亞首相安華·依布拉欣擔任主席,負責監察停火的執行情況。

此外,兩國也同意「避免散播或推廣虛假資訊」,以期「營造有利於和平對話的環境」。

該文件亦規劃了向被迫流離失所的平民提供人道援助的措施。同時,泰國承諾釋放18名柬埔寨戰俘。

儘管衝突僅持續了五天,但從七月開始的局勢升級極具破壞性,造成至少38人死亡,超過30萬居民流離失所。這場衝突的根源在於長期的領土爭端,特別是涉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柏威夏寺(Preah Vihear Temple)的歸屬問題。

美國領導人的立場在這次範式轉變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川普總統此前曾施加經濟壓力,威脅如果兩國持續敵對,將對其商品徵收36%的關稅。

在7月28日達成初步休戰後,美國隨後與柬埔寨簽訂了一項大型貿易協議,並與泰國達成了礦產資源協議,使得兩國的關稅從49%降至19%。柬埔寨首相洪馬內高度讚揚了川普總統的做法,稱之為「富有遠見且創新的外交」。洪馬內早在8月7日就曾提名川普總統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對推動和平的貢獻。川普本人在儀式上發言時表示,他「熱愛阻止戰爭」,並稱讚這項協議是「歷史性的」。

然而,對於這項協議的效力存在著不同的看法。馬來西亞大學國際與戰略研究學系副教授胡英輝(Hu Ying Hui)指出,兩國之間的任何協議都將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泰柬衝突的導火線是數座邊境寺廟,這些爭議源於1907年法國殖民管理者對柬埔寨進行的模糊領土劃界。川普在吉隆坡宣布的這項協議,並未觸及導致數十年來多次暴力衝突的核心領土爭端細節。

來源

  • Malay Mail

  • Al Jazeera

  •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 Al Jazeera

  • The Washington Post

  • Cambodian Center for Regional Studie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