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中,盧安達正積極推動其宏大的能源普及計畫,旨在提升全國人民的生活品質與發展潛能。盧安達政府於2025年2月公布了一項總值40億美元的能源政策藍圖,確立了國家在2030年前實現全民用電的目標。此舉與全球,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在電力普及上面臨進展趨緩的挑戰下,展現了積極的應對決心。
截至2025年5月,盧安達的家庭用電普及率已達到83.2%,這項成就歸功於國家電網的擴展(覆蓋58.3%的家庭)以及離網太陽能解決方案的推廣(覆蓋24.9%的家庭)。這種結合集中式與分散式能源的雙軌策略,體現了政府對不同地理條件下居民需求的細緻考量。在具體項目方面,一個位於穆蓋塞拉湖(Lake Mugesera)附近的8.5兆瓦太陽能發電廠已宣告完工,該電站的啟用使國家總發電能力提升了6%,並為超過15,000戶家庭提供了電力。該電站引進了採用28,360塊太陽能追蹤面板的技術,預計可將能源效率提升20%,彰顯了對能源效率的極致追求。此外,政府正加速推動在2025年底前為近1,000所學校完成電力接通,將能源發展與社會教育進程緊密結合。
這項長遠規劃的基礎是《2024–2050年最低成本電力發展規劃》,該規劃確立了盧安達對可再生能源的堅定承諾。根據規劃,可再生能源預計在2035年佔據國家能源結構的65%。為應對間歇性發電帶來的挑戰,確保電網穩定性,規劃預計到2050年將新增1,492.85兆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容量,並同步配備電池儲能系統。據悉,僅為增加太陽能發電容量的投資,預計就需要約6,900萬美元的資金,而要實現2035年的整體目標,估計總投資將高達36億美元。
盧安達在太陽能領域的發展並非始於今日,該國因日照強度高、氣候條件適宜,早已具備發展太陽能產業的潛力。例如,在基加利,一座由挪威Scatec公司建造的8.5兆瓦太陽能電站(技術供應商之一為SMA)早在多年前就已投入運營,其建設經驗無疑為當前的大規模擴張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基礎。盧安達政府的戰略目標不僅是追求數字上的普及率,更是在為國家奠定一個更具韌性、更綠色的未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