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任命李察諾為法國新總理,面臨多重挑戰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法國總統馬克宏於2025年9月9日任命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李察諾(Sébastien Lecornu)為新任法國總理,接替因國會不信任投票而辭職的佛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yrou)。現年39歲的李察諾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最年輕的政府首腦之一,自2017年以來一直擔任馬克宏政府的各部部長職位,是總統的親密盟友。

李察諾上任後,首要任務之一是準備2026年度的國家預算。前政府提出的440億歐元預算案需要與各議會黨團協商後進行調整。預算案必須在10月7日前提交國民議會審議,此前將諮詢公共財政高級委員會和國務委員會的意見。值得注意的是,法國的國家債務已超過3兆歐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14%,預計到2029年債務支付將超過1000億歐元,遠高於2024年的590億歐元。預算赤字也接近1690億歐元,佔GDP的5.8%,遠超歐盟3%的上限。

此外,李察諾還需處理法國的農業危機。近期頒布的《杜普隆法》(Duplomb Law)引發了超過210萬人簽名的請願。該法案在7月9日由國民議會以316票對223票通過,旨在簡化農民的行政程序,但其允許重新使用某些農藥(如過去被禁用但對甜菜和榛子等作物至關重要的殺蟲劑脒嘧啶)的條款,引發了環保人士和部分公眾的強烈擔憂,他們認為這對公共健康和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該法案也引發了關於法國農業模式的深刻辯論,並被視為對農業產業化的讓步。

在能源領域,李察諾將負責推動多年能源計畫(Multi-Year Energy Programme),該計畫旨在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實現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計畫包括大力發展核能和再生能源。然而,國民議會的極右翼「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黨團對此表示擔憂,認為這可能導致法國民眾的電費帳單增加。法國政府的能源戰略重點是核能的復興與再生能源的選擇性擴張,目標是到2035年使電力在能源結構中佔比達到39%,其中30%來自非電力再生能源。

當前法國的政治氣氛緊張,全國各地出現示威活動,反對派也對李察諾的任命提出批評。李察諾承諾將採取新的方法,並與前任總理的政策劃清界線,以應對這些複雜的挑戰。他曾擔任國防部長,負責應對俄烏戰爭,並且是馬克宏自2017年當選以來唯一一位始終留在政府中的部長。李察諾的政治生涯起步於地方政治,曾擔任過農業部長的顧問、韋爾農市長、厄爾省議會主席,以及海外領土部長,直至2022年擔任國防部長。他曾參與處理「黃背心」運動期間的社會對話,並在2021年處理瓜德羅普的抗議和罷工事件時,提出就該領土的自治進行談判。李察諾的任命標誌著馬克宏政府在經歷了多次總理更迭和政治動盪後,試圖尋求穩定與延續性。然而,他能否成功凝聚各方力量,應對國家面臨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挑戰,仍有待觀察。

來源

  • BFMTV

  • France's Macron names loyalist Lecornu as new prime minister

  • Sommet IA : « La France prend les devants » affirme Sébastien Lecornu

  • Sébastien Lecornu - Composition officielle du Gouvernement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