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將合作興建八座全新核能發電機組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2025 年 11 月 2 日,伊朗副總統兼伊朗原子能組織(AEOI)主席莫哈末·埃斯拉米(Mohammad Eslami)正式對外宣布,已與俄羅斯聯邦達成一項重要共識。該協議旨在合作於伊斯蘭共和國境內興建八座全新的核能發電單元。此項決定標誌著兩國在能源領域的戰略合作顯著深化,其核心目標是強化伊朗的國家能源自主性與供應韌性。
根據官方公布的規劃藍圖,在這八座新宣布的大型核設施中,有四座機組將選址於布什爾省(Bushehr province)。該省位於波斯灣沿岸,同時也是伊朗首座核電廠的所在地。其餘的四個機組則計畫部署在國內其他具有戰略價值的區域。埃斯拉米同時指出,這項大規模的核能擴張計畫,是在近期才剛啟動位於裏海沿岸的戈勒斯坦省(Golestan province)新核電廠建設工程的背景下持續推進的。
這項關於八個核能機組的協議,是對先前雙方達成共識的進一步補充與擴展。早在 2025 年 9 月 26 日,伊朗方面就曾報告,已與莫斯科就興建四座第三代核電廠機組達成協議,預計每個機組的發電容量約為 1255 兆瓦(MW)。一旦所有已宣布的項目全部落實,伊朗的原子能發電總容量預計將達到 20,000 兆瓦。作為比較,根據俄羅斯國家統計局(Rosstat)的數據,這一數字已接近俄羅斯所有現役核電廠的總容量,後者的總容量為 28,639 兆瓦。
伊朗的這場能源發展躍進,是在國家能力重建與強化的宏觀背景下進行的。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此前已多次確認,該國堅守原子能產業的和平發展路線,並堅決駁斥任何將其核計畫與核武器製造掛鉤的說法,稱其為「侵略性的宣傳」。此外,他還展現了堅定的決心,承諾將「以更大的力量和決心」修復在 2025 年 6 月因外部因素而受損的核設施。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先前曾表示,伊朗擁有修復其受損設施的技術能力。
伊朗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不僅限於這些大型發電機組的建設。雙方在 2025 年 1 月 17 日簽署的戰略夥伴關係,為更廣泛的能源合作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目前,雙方還在探討更具靈活性的合作方式,包括在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的參與下,共同建造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這項舉措充分體現了兩國致力於實現能源解決方案多樣化,以應對未來不斷變化的能源需求的共同願景。
來源
Deutsche Welle
Tasnim News Agency
Deutsche Welle
Kommersant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