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青年抗議迫使總理辭職,社群媒體禁令引發全國動盪

编辑者: S Света

尼泊爾近期爆發由年輕世代主導的大規模抗議活動,起因於政府實施社群媒體禁令,這場風暴最終導致總理 K.P. शर्मा Oli 辭職,並凸顯了國家深層的社會經濟矛盾。

事件的導火線是尼泊爾政府於 2025 年 9 月 4 日宣布禁止 26 個主要社群媒體平台,理由是這些平台未能遵守註冊要求,並涉及仇恨言論及假新聞等問題。然而,此舉被廣泛視為壓制異議的威權手段,尤其在年輕一代(被稱為 Z 世代)之間激起了強烈反彈。禁令實施後,全國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抗議活動迅速升級,演變成與安全部隊的激烈衝突,據報導造成至少 19 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示威者甚至衝擊政府建築並破壞財產,加德滿都的聯邦議會大樓也遭縱火,顯示了民眾的憤怒已達頂點。

這場運動不僅是對社群媒體禁令的回應,更深層的原因在於對國家長期存在的腐敗、經濟不平等以及青年失業率高企的不滿。根據 2022-23 年的數據,尼泊爾的青年失業率超過 12.6%(註:部分資料來源顯示為2022/23財年為12.6%,另有資料顯示2023年為10.6%),而根據不同統計口徑,2023 年有超過 20% 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儘管世界銀行預計 2025 年此比例將降至 5.6%。國家經濟高度依賴海外匯款,佔 2024 年國內生產總值的 30% 以上,這反映了國內就業機會的嚴重匱乏。年輕人對政治精英的腐敗和揮霍感到極度不滿,他們認為政府試圖透過禁令來掩蓋這些問題,進一步激化了矛盾。

在動盪中,加德滿都市長 Balendra Shah 成為了備受矚目的年輕領袖。這位曾是饒舌歌手和結構工程師的市長,以其反腐的立場和貼近民意的溝通方式贏得了年輕人的支持。他對總理辭職的表態,如「親愛的 Z 世代,你們要求政府辭職的訴求已經達成。現在是保持克制的時候了」,反映了他對這場運動的理解與引導。此次抗議活動也與鄰近國家如斯里蘭卡和孟加拉近期發生的青年主導的社會運動有相似之處,都指向了對經濟管理不善和腐敗的普遍不滿。

面對日益嚴峻的局勢,政府於 9 月 8 日撤銷了社群媒體禁令,並由內政部長 Ramesh Lekhak 請辭,隨後總理 K.P. Sharma Oli 也宣布下台。然而,即使禁令解除,緊張局勢並未完全平息。國際社會,包括印度,呼籲保持冷靜與對話,人權組織則要求對暴力事件進行獨立調查。這場由社群媒體禁令引發的危機,最終演變成一場對國家治理、言論自由和經濟正義的深刻反思,也凸顯了年輕一代在推動社會變革中的強大力量與決心。這場風暴為尼泊爾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促使社會各界重新審視並尋求更具包容性和回應性的發展路徑。

來源

  • Deutsche Welle

  • Reuters

  • AP News

  • Reuters

  • Reuters

  • Reuter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