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政府已啟動一項旨在於2025年底前解除真主黨武裝的計畫,此舉旨在重新確立國家對所有武器的權威,並在美國和以色列的壓力下進行。這項由美國特使湯姆·巴拉克提出的計畫,勾勒出前所未有的步驟,以期穩定該國局勢並促進區域和平。
根據該計畫的四階段藍圖,第一階段要求黎巴嫩政府在15天內頒布法令,承諾在2025年12月31日前全面解除真主黨武裝;同時,以色列將停止所有陸海空軍事行動。第二階段將在60天內啟動,黎巴嫩需開始執行解除武裝計畫,包括黎巴嫩軍隊提交一份詳細的部署計畫,以確保所有武器納入國家權力範圍。此階段以色列也將開始從南部據點撤軍,並協調釋放黎巴嫩囚犯。後續階段則涉及以色列最終撤離、解除真主黨的重型武器,以及召開國際經濟會議以支持黎巴嫩的重建與發展。
然而,這項計畫面臨真主黨的強烈反對。真主黨將此提議稱為「嚴重的罪惡」,並堅稱只有在以色列撤出佔領區並停止空襲後,才可能討論解除武裝。真主黨的部長及其盟友在政府會議中退席以示抗議,表明其對此計畫的堅決立場。他們認為,此舉是美國的指令,完全服務於以色列的利益,並削弱了黎巴嫩抵抗以色列侵略的能力。
國際社會的壓力是推動此計畫的重要因素。美國和以色列持續施壓,要求黎巴嫩政府採取行動。同時,海灣合作委員會(GCC)預計將解除對黎巴嫩的重建援助與真主黨解除武裝掛鉤,這為黎巴嫩政府提供了經濟上的籌碼。儘管黎巴嫩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世界銀行預測2025年第一季GDP將成長4.7%,但國內的政治分歧和真主黨的強大影響力,使得計畫的實施充滿變數。專家分析指出,黎巴嫩政府試圖在國家主權與內部政治現實之間取得平衡,但這項計畫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外部壓力,更關鍵在於能否在國內達成廣泛共識。真主黨的堅定抵抗,以及其在黎巴嫩社會中的深厚根基,都為此計畫的執行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若無法妥善處理,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內部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