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民主共和國與M23在卡達斡旋下於杜哈簽署和平框架協議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2025年11月15日,在卡達首都杜哈,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的代表與獲得盧安達支持的反叛組織「3月23日運動」(M23)簽署了一項框架協議。此一外交舉措旨在終結剛果東部地區長期以來持續的武裝衝突。這場衝突已導致數十萬平民流離失所,並造成大量傷亡,例如在今年四月,僅僅兩天內就有超過50人喪生。
卡達在整個和平進程中扮演了關鍵的協調者角色,並獲得了美利堅合眾國的明確支持。這清楚地表明,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大湖地區危機的解決。該框架文件涵蓋了八項議定書,內容涉及恢復國家權力、推動經濟改革以及武裝部隊的重新整合等重要議題。然而,在簽署當下,僅有兩項議定書獲得批准:分別是關於監測停火機制和交換戰俘的事宜;其餘六項議定書仍有待雙方進一步協商達成共識。
這次談判過程是一個多階段的努力。早在2025年7月,雙方已在杜哈簽署了《原則宣言》,承諾永久停火。隨後,在2025年10月,同樣在卡達的居中協調下,雙方就建立一個監督停戰協議遵守情況的控制機制達成了協議。卡達國務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爾-胡萊菲(Mohammed bin Abdulaziz Al-Khulaifi)形容這次簽署是透過對話尋求和平解決方案的重要一步。美國總統高級顧問兼特使馬薩德·布洛斯(Massad Boulos)則將此次事件稱為達成最終和平條約的「啟動平台」。
儘管外交層面發出了積極的聲明,但當地實際情況與協議精神之間仍存在顯著的鴻溝。有報告指出戰鬥仍在持續,包括M23聲稱政府軍進行了轟炸,並且在簽署協議的同一早上,他們同時擴大了控制的領土範圍。為確保和平計畫得以有效實施,協議規定將成立一個獨立委員會,專門負責執行各項約定,並就國家和解問題(包括賠償事宜)提出建議。
整個和平事業的成功與否,關鍵取決於雙方能否就剩餘的六項議定書達成一致。這些議定書觸及了衝突的結構性核心問題,其中代表圖西族(Tutsi)少數民族利益的M23組織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處於對立狀態。歷史背景顯示,自2025年初M23發動攻勢以來,包括1月佔領戈馬(Goma)和2月佔領布卡武(Bukavu)的事件,外交努力往往很快被暴力重燃所取代。來自戈馬的半島電視台記者阿蘭·瓦基亞尼(Alain Wakiyani)等觀察家指出,儘管民眾抱持希望,但當地尚未出現立即可見的實質性變化。聯合國持續呼籲所有各方嚴格遵守國際人道法和人權,認為這是實現持久解決方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來源
Al Jazeera Online
DR Congo, M23 rebels sign framework deal for peace after talks in Qatar
Congo, M23 sign framework for peace in Qatar, more steps needed
Congo and Rwanda-backed M23 rebels sign framework for peace deal, but tensions remain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