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批准自願兵役草案,強化國防以應對安全挑戰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德國聯邦內閣於2025年8月27日批准了一項旨在加強國家國防能力的兵役改革草案。此舉標誌著德國在應對當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特別是俄羅斯的軍事姿態下,正採取積極的戰略調整。這項草案引入了為期六個月的自願兵役制度,並為未來在志願招募目標未達標時重新啟用徵兵制留下了可能性,展現了德國在確保國防韌性方面的深思熟慮。

此項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擴大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的兵員規模,特別是增加訓練有素的預備役人員。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留斯強調,為了履行對北約的承諾並有效嚇阻潛在威脅,聯邦國防軍必須擴張。根據計畫,德國目標在2030年代初期將部隊規模從目前的約18萬人擴大至26萬人,這將是冷戰以來最大的擴張之一。近期數據顯示,2025年初新兵招募人數已較去年同期增長28%,顯示出初步的積極成效。

草案內容包括,所有年滿18歲的德國男性公民將被要求完成一份線上問卷,以評估其服役意願與能力。此外,從2027年7月1日起,所有在2008年及以後出生的男性將接受強制性體檢。這些措施旨在更全面地掌握國家的人力資源潛力,並為未來的國防需求奠定基礎。德國政府設定了具體的招募目標,預計2026年招募2萬人,到2030年達到3.8萬人。若未能達成這些目標,政府保留在獲得聯邦議院批准後重新實施徵兵制的選項。

此舉也引發了關於徵兵制是否應自動觸發的討論。社會民主黨(SPD)傾向於優先考慮提升軍隊作為雇主的吸引力,透過提高薪資、提供交通補貼及職業培訓等誘因來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德國自2011年廢除義務兵役制以來,一直面臨招募挑戰,此次改革可視為對這一歷史轉變的回應,並尋求在志願役與潛在的義務役之間取得平衡。

這項兵役改革草案的批准,不僅是對當前安全環境的戰略回應,更是德國為增強自身國防能力、履行國際安全承諾所展現的決心。透過擴大預備役力量和提升軍隊的整體人員素質,德國正積極塑造一個更具韌性、更能應對未來挑戰的國防體系,這也體現了其在歐洲安全架構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意願,為區域穩定與集體安全貢獻力量。

來源

  • Deutsche Welle

  • Reuter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