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爆發「盜賊法」抗議潮,民眾反對特赦前總統波索納洛及其支持者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巴西全國各地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數千名民眾走上街頭,反對國會推動的「盜賊法」(Law of Bandits)以及可能對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及其支持者給予特赦的提案。這項被稱為「盜賊法」的法案旨在擴大立法者和前總統的豁免權,而另一項獨立提案則尋求對2023年1月8日巴西利亞騷亂事件的涉案者給予特赦,這項特赦可能也包含波索納洛本人。

抗議活動遍及巴西十幾個城市,包括里約熱內盧的科帕卡巴納海灘、巴西利亞的部長級別大道以及國家國會等地。示威者高喊著「no amnesty」(禁止特赦)的口號,並遊行至政府建築物。音樂家卡埃塔諾·維洛索(Caetano Veloso)、吉爾貝托·吉爾(Gilberto Gil)和奇科·布阿爾基(Chico Buarque)等知名藝術家也現身里約的抗議現場,顯示出藝術界對此議題的關注。

此次抗議的導火線是眾議院於2025年9月16日批准了「盜賊法」,隨後又迅速推動對2023年1月8日騷亂事件的定罪者進行特赦的法案。根據一項在2024年3月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高達63%的巴西民眾反對對1月8日事件的參與者給予特赦,其中連波索納洛的支持者也有53%持反對意見。總統魯拉(Lula)已承諾將否決特赦法案,並表示「盜賊法」對立法者而言並非嚴肅問題。然而,參議院議長對此議題的立場則較不明確。

此事件凸顯了巴西當前政治的高度兩極化,以及立法權與司法問責之間的持續拉鋸。批評者認為,「盜賊法」是保護犯罪分子的措施,阻礙了司法公正。司法部長里卡多·萊萬多夫斯基(Ricardo Lewandowski)則擔憂有組織犯罪可能滲透國會。參議員弗拉維奧·波索納洛(Flavio Bolsonaro)則表示「我們需要翻過這一頁歷史,批准特赦」。

前總統波索納洛本人於2025年9月11日被最高法院判處27年零3個月監禁,罪名包括領導犯罪集團和企圖推翻民主統治。儘管面臨牢獄之災,但波索納洛的政治影響力依然存在,他被視為反對派的領導者,並可能在2026年的總統大選中扮演關鍵角色。此次抗議活動不僅是對特定法案的質疑,更是對巴西民主制度未來走向的深刻反思,以及對司法獨立和政治穩定的訴求。巴西的民主制度正經歷嚴峻考驗,如何在政治分歧中尋求共識,維護法治精神,將是國家面臨的重大挑戰。

來源

  • Deutsche Welle

  • El Diario

  • El País América

  • Bloomberg Línea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