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刷新發射紀錄:在過去幾小時內,該國完成了2025年第69次和第70次軌道發射嘗試
中國2025年軌道發射數破紀錄 達72次 展現航太生態躍遷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中國的太空探索事業在2025年歲末再創里程碑。在11月8日至9日的週末期間,中國成功執行了多次發射任務,將年度軌道發射總數推升至72次,正式超越了前一年創下的68次紀錄。這項成就不僅彰顯了中國在航太領域的持續高速發展,更反映出一個由國家力量與民間商業活力共同驅動的成熟發射生態系統正在形成。
週末的密集發射活動中,國家隊展現了穩健的執行力。11月8日星期六,長征十一號H火箭成功將三枚試驗三十二號技術驗證衛星送入軌道。緊接著在同一夜間,長征十二號火箭部署了用於SatNet巨型星座的寬頻衛星。SatNet計畫旨在最終部署近13,000顆衛星,被視為對國際同類星座的戰略性回應,其近期目標是在2027年前部署400顆衛星。
與此同時,中國的商業航太力量也積極參與其中。CAS Space的Kinetica-1火箭在週六順利將兩顆地球觀測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然而,商業航太的發展道路仍面臨挑戰。銀河能源(Galactic Energy)的Ceres-1固體火箭在11月9日星期日傳出上級異常,導致搭載的三顆衛星未能進入軌道,這次失利凸顯了火箭技術,特別是商業領域,固有的風險與挑戰。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中國的航太活動正以前所未有的頻率展開。此強勁的發射勢頭,與先前在2025年10月31日成功將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送往天宮空間站並創下快速交會對接紀錄的表現相互呼應。這種高頻率的運作,無論是載人任務的精準接力,還是大規模衛星星座的部署,都展現了對複雜系統調度的駕輕就熟,為未來的空間站科學實驗和應急響應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儘管中國的發射次數屢創新高,但與全球領先者美國相比仍有差距。據悉,美國在2025年已完成了超過150次軌道發射,其中絕大多數由SpaceX的單一火箭完成。中國的成就體現於其國家主導與商業新銳共同推進的多元化發展路徑,每一次的成功與挫折,都在磨礪整體系統的韌性,引導參與者更深入地掌握創造自身環境的規律。
來源
Space.com
Space.com
Reuters
AP News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