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速發射神舟二十二號,應對神舟二十號返回艙受太空碎片損壞事件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CMSA)已決定加快神舟二十二號無人飛船的準備工作。該任務目前鎖定於世界標準時間2025年11月25日04時11分,從位於戈壁沙漠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這次緊急部署的行動,是為了應對一場關鍵的軌道危害事件,該事件導致目前駐紮在天宮空間站的神舟二十號乘組的返回載具功能受損。

這次任務加速的緊迫性,源於2025年11月14日發生的一起事故。當時,神舟二十號乘組——包括指揮官陳冬、工程師陳忠銳和太空人王傑——面臨嚴峻考驗,被迫改用神舟二十一號飛船進行返航。根據CMSA的官方說明,他們原定的神舟二十號返回艙受到疑似太空碎片的撞擊,特別是在一個小型觀察窗上出現了「微小裂縫」,這使得該返回艙不再適合進行載人重返大氣層的任務。

由於飛船受損,原定於11月5日的返回日期因此延後了九天,期間六名太空人必須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應急規劃。最終,神舟二十號乘組於11月14日成功搭乘神舟二十一號飛船降落在內蒙古。這項操作標誌著中國空間站計畫歷史上首次成功執行替代返回程序,展現了強大的應變能力。在這次任務中,指揮官陳冬累計在軌時間突破400天大關,成為首位達成此里程碑的中國太空人;同時,該乘組也以連續停留204天創下了中國太空人在軌時間的新紀錄。

這次緊急的飛船互換帶來了直接的後勤挑戰:於10月31日抵達空間站的神舟二十一號乘組,現在缺乏一艘隨時可用的、經過認證的返回載具,因為他們原本的飛船已被前一組太空人用於返航。因此,加速發射神舟二十二號的任務,除了運送必要的物資補給外,其核心目的在於作為神舟二十一號乘組的備用或替代返回選項。該乘組目前預計將在空間站停留至2026年4月左右,以完成他們的既定輪換任務。

CMSA決定將原定於2026年才發射的神舟二十二號提前部署,明確地彰顯了當局對維持天宮空間站安全、持續運營能力的最高重視。這起事件再次敲響了警鐘,突顯了軌道碎片所帶來的日益嚴峻的威脅,太空垃圾的移動速度高達每小時17,500英里,即使是微小的撞擊也足以造成致命的損害。儘管CMSA成功展示了其堅實的應急能力,但受損的神舟二十號飛船目前仍保留在軌道上,將用於進行進一步的實驗,等待最終決定其脫軌處理方案。

來源

  • SpaceNews

  • Shenzhou 22 | Long March 2F/G | Next Spaceflight

  • China's Shenzhou-20 crew to return Friday after space debris delays mission

  • China's Imperiled Astronauts Illustrate the Dangers of Space Debri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